第75章
既然与会者均在原则上同意墨索里尼的建议,剩下的就是讨论一些细节问题了。
张伯伦说,他想知道在苏台德区的公共财产转交给德国后,由谁来赔偿捷克政府呢?希特勒激动地说:“根本不给什么赔偿。”
张伯伦又提出,反对规定捷克人从苏台德区迁出时连耕牛都不准带走。
希特勒冒火了,大声嚷道:“我们的时间太宝贵了,不能浪费在这些细枝末节上!”根据四国政府首脑达成的协议,捷克政府立即派了两名代表到慕尼黑,一个是驻德公使马斯特尼,一个是外交部官员休伯特·马萨里克。
他们被带到会议厅隔壁的一间房子里,冷冷清清从下午2时等到7时,才有一位叫格瓦特金的张伯伦的随员跑来宣布坏消息,说已经达成全面协议,此协议比英、法的建议“苛刻得多”,但他不能讲细节。
七、应有自由选择迁入或迁出被移交领土的权利,选择权应在本协定签订日起6个月内行使。
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自本协定签订之日起4个星期内释放政治犯。”
这份“建议”其实是戈林、牛赖特和威兹萨克在9月28日草拟的。
戈林拿给希特勒看,希特勒说可以。
戈林让翻译将其译成意大利文送给意大利大使阿托利科,阿托利科当即用电话将全文传到罗马。
马萨里克问:“能不能让我们陈述意见?”格瓦特金生硬地说:“不能!”到了晚上10时,张伯伦的顾问威尔逊奉命将四国协议的要点通知给两位捷克代表,并递交了一张捷克人应立即撤出苏台德区的地图。
捷克代表刚想提出抗议,威尔逊起身就走了。
9月30日零时刚过,希特勒、张伯伦、达拉第、墨索里尼依次在慕尼黑协定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剩下的任务就是如何通知给捷克代表了。
墨索里尼上火车赴慕尼黑之前刚刚收到电话记录稿,在火车上仔细看了一遍。
“建议”的措辞与戈德斯堡备忘录极其相似。
但达拉第毫无反感,首先发言表示“欢迎”墨索里尼的建议,说它是“本着客观和现实的精神提出来的”。
张伯伦接着也表示“欢迎”此建议,说他本人“也想到过一个同这一建议相似的解决办法”。
希特勒当然是“完全赞成”墨索里尼的建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