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通过“张鼓峰事件”,日本大本营得出了这次武力侦察的结论:苏联并无大举出动之意,日本可以平安无忧,继续实施对华作战。同时,日军在张鼓峰地区遭到的失败,使陆军将领们不得不作一番思考。但仅仅是思考而已,他们决不会因为这次失败而放弃向北推行的皇道计划。
1939年3月,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成功,给日本将领们的战争情绪加了温。陆相板垣致电希特勒,对他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表示祝贺。电文写道:“帝国军队对德国实施苏台德战役的成功表示由衷的喜悦和祝贺,并祈祷神保佑获得更大的成功……”
1939年5月,为了对援助中国抗战的苏联进行武力恫吓,日军又在中国东北的西部中蒙边境制造了诺门坎事件,发动了规模较“张鼓峰事件”更大的反苏军事挑衅。
诺门坎地区位于蒙古东部与黑龙江省交界的地方,亦称哈勒欣河地区。外蒙古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连接苏联东部和西部的大动脉——西伯利亚铁路的东段就位于离蒙境不远的北面。日本认为,如果占有外蒙古,“就可以使苏联势力退出远东”。
早在军事行动之前,日本关东军就对诺门坎地区苏蒙兵力的配置及当地地形和自然条件,进行了周密的侦察。1939年4月,关东军司令部根据详细的侦察,策划制定了《满苏国境纠纷处理纲要》。该《纲要》认为:在边界线明确地区,苏蒙军如越境,就“迅速歼灭之”。为此,“暂时地进入苏蒙境内亦可,如在边界线不明确的地方,可由防卫司令官独立自主地认定边界线”,在此地区与苏蒙军发生冲突时,“不论边界如何,务期取得胜利”。
8月3日,苏军第40步兵师奉远东方面军司令部的命令,在道路泥泞和气候恶劣的条件下,经过三天的急行军到达了作战地区。
8月5日,苏军2万余人在近百门大炮、200多辆坦克的支援下,向日军发起了反攻。经过艰苦的战斗,苏军终于夺回了张鼓峰和沙草峰高地。8月7日,日军从早晨开始发起了近20次殊死的冲击,企图夺回丢失的阵地,但均告失败。被击退的日军把3000多名死伤的官兵抛弃在战场上,仓惶退到了图们江口西岸。
8月6日,关东军司令部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给东京发去了令人惊慌的消息:俄国人以优势兵力对张鼓峰高地转入反攻。日军被迫放弃已占领的阵地。战斗仍在激烈地进行。
东京大本营接到电报后,感到情况紧急,立即给驻莫斯科的重光大使发出指示,让他迅速与苏联领导人进行谈判。
几天前,东京刚刚给重光大使发出不与俄国人举行任何谈判的命令,要他抵制各种和平建议。可是现在的形势相反,有田外相、板垣陆相、米内海相和参谋总长闲院宫等在参谋本部的办公室里整整坐了一夜,急切等待着重光大使从莫斯科发回有关和谈结果的报告。
外相手里拿着有关张鼓峰材料的文件夹,在办公室里来回走着。他明白,这些文字材料起不了多大作用。外交上的根本论据就是实力,可实力不在他们一边。不过,他仍然把他的前任准备的这个文件夹留在手边。万一将来要给重光大使下达什么新指示,这些材料还能用得上。
时间过得真慢……有田外相展开文件夹,漫不经心地翻着文件。板垣陆相懒洋洋地眯缝着一双惺忪睡眼,默不作声地注视着有田外相。
就在这时,陆军次官东条英机走进了办公室,他说:“重光大使与苏联大使的谈判已结束,详细内容将用密码电告。”
办公室内的紧张气氛更浓了。译报员终于送来了会谈的详情,双方已达成互谅协议,同意维持在张鼓峰地区的旧边界。
板垣陆相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说:“这是暂时休战,等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