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二战全景纪实 > 第126章

第126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时过不久,苏联统帅部决定以300万卢布的巨款买下了这份情报。苏联根据情报提供的证据,把图哈切夫斯基等8名能征善战的高级将领以最快的速度逮捕归案。以图哈切夫斯基为首的被捕人员在大量的“证据”面前难以进行答辩,整个审讯仅用了几十分钟的时间,即判处被告死刑,并且在12小时以内全部处决了。

足以说明红军中实施镇压的确切数字,现在还难以查明,文献资料是矛盾的。1938年11月29日,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在国防人民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会议上宣布,“在1937—1938年的红军清洗中,我们清洗了4万多人”。副国防人民委员夏坚科也证实,在1937—1938年间,仅陆军就有36898人被解职。其中有11178人,后来根据联共(布)中央委员会1938年1月通过的一项有关干部工作的决议而复职。1937年5月至1938年9月,在海军中有3000多人遭镇压,被清洗的干部数量占整个指挥员数量的11%,损失是很大的。在清洗中,中高级指挥员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所有的军区司令、90%的军区副司令、诸兵种司令和勤务主任、80%的军、师级指挥员、91%的团长、副团长均被撤换。这种大规模的清洗,致使一些指挥员连提数级,一些营长晋升为师长、甚至军长,而一些排长则一跃而为团长。而且,干部的调动也十分频繁,1938年,近70%的指挥员被调动过。

为什么斯大林在采取提高军队战斗准备的措施上仅局限于一定的范围和如此犹豫不决呢?

俄共(布)中央委员会1940年3月会议和总军事委员会1940年4月会议之后开始的军队整编工作,本应于1942年前基本完成。斯大林知道,1941年春季和夏季,军队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坦克和飞机、火炮和迫击炮、汽车和拖拉机、通信器材和军事技术装备维修器材、运油和加油器具以及工程机械和自动装置,都不足以装备数量众多的新组建起来的部队。军队未做好准备,是斯大林力图推迟战争开始时间的原因所在。斯大林最终自信不疑:1941年不会发生战争。这也正是斯大林怀疑在侦察机构中混有“人民的敌人”,这些人力图使苏联陷入对德战争,致使他不相信侦察情报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产生这种怀疑的根据是,侦察人员的主体是外国人,其中许多人都不是共产党员,更何况某些人还是希特勒民社党党员!

戈利科夫、贝利亚,还有某些为斯大林提供情报的武官,也为促使斯大林不相信那些真实的情报做了不少的工作。他们了解“主人”不惜任何代价避免1941年发生战争的愿望,于是便投其所好,千方百计地给斯大林提供他所“需要的”侦察情报。

1941年6月21日,斯大林收到来自苏联驻德国大使杰卡诺佐夫以及武官苏斯洛帕洛夫(驻维希)和图皮谢夫(驻柏林)的情报:德军向苏联边境的调遣业已结束,6月22日将对苏联发动进攻。同一天,贝利亚也给斯大林寄来了函件,内容如下:“我重申,务必惩处我驻柏林大使杰卡诺佐夫,他仍一如既往地以虚假情报对我实行狂轰滥炸,似乎希特勒已做好了进攻苏联的准备。他通报:德军对苏联进攻将从明天开始……驻柏林的武官图皮谢夫少将也发来了同样内容的电报。这位笨拙不堪的将军断言,依据苏联驻柏林间谍情报,德军将兵分三路对莫斯科、列宁格勒和基辅实施进攻。他甚至还蛮横无理地要求我们使用无线电台把这些谣言尽快传播给您……但是,我及其我周围的一班人却牢记您的英明指示:1941年希特勒不会进攻我们的。”

红军最高统帅机关远没有尽到最大努力,以说服斯大林和其他政治领导人确信与德国发生冲突的不可避免。

最终,斯大林及其周围一班人已没有能力识破敌人的真实企图,致使苏联在德军的进攻面前没有抓住最主要的事情,没有使边境军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6月22日前,苏联边境军区和来得及在西部集结的统帅部预备队计有186个师、2个步兵旅、4个空降军约300万人,39万门火炮、迫击炮,9500辆坦克,8500架飞机。但所有的师均按平时编制配备,大多数师未进入一级战备,基本上是固定配置在各个点上,因此在德军的突然袭击之下十分被动,造成了战争初期的严重失利。而战前苏联内部的大清洗,更加重了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的被动局面。

1936年的一天,希特勒突然得到情报说,苏联红军元帅图哈切夫斯基迫于“肃反”的压力,有可能发动他的部下发动一场“政变”,以推翻苏维埃政权。希特勒掂量着这份证据不足的情报,权衡再三,一条毒计涌上心头。他决定采取“借刀杀人”的阴谋诡计,一方面利用苏联肃反委员会之手,除掉图哈切夫斯基这个他未来发动侵苏战争时重要对手;另一方面,把假造的图哈切夫斯基要发动“政变”的情报提供给苏联方面有关人员,以此来换取苏联对德国的好感,麻痹苏联对德国突然发动战争的警惕性。为此,希特勒下令让法西斯情报头目海德里希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组织力量搜集、整理、编造了图哈切夫斯基反对苏联的所谓“证据”。在这些“证据”中,除了一般情况外,还包括伪造的图哈切夫斯基以及他的同事们与德国高级将领们之间的来往信件。这些信件暗示了图哈切夫斯基里通外国的政变计划,以及图哈切夫斯基等人向德国情报机关出卖苏联机密情报的情况和他们得到巨额情报费的收据,还有德国情报部门给图哈切夫斯基的复信抄本等。随后,海德里希又设法把这些情报转到苏联的情报人员手中。苏联情报人员获得这些“重要情报”后,立即以最快的传递手段报告了苏联的情报部门。

---------------

15.苏德大战:枪弹已上膛(7)

---------------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