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此时,几乎一直沉默不语的近卫说,他同意统帅部的意见,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这样,南进计划就初步得到认定,最后一步是要取得天皇的正式批准。
7月2日,批准南进计划的御前会议召开了。会议厅摆着两条长桌,铺着锦缎。与会者分别在桌子两边正襟危坐。当天皇步入会议厅时,全体立正致礼。天皇虽然身穿军装,但看上去并不威武。
参加御前会议的成员就是参加联络会议的成员,再加上一二个专家,还有枢密院议长,以代表天皇的文官身份出席会议。在这种会议上,天皇历来一言不发,听取大家对审议的政策的解释。
会议正式开始,近卫首相首先起立,向天皇深深地鞠了一躬。接着,他宣读了一篇题为《目前形势下国策提纲》的文件。这就是南进计划。
宣读完毕,参谋总长杉山说,他同意南进。“然而,如果德苏战局的发展对帝国有利,我想我们也应该用武力解决这个问题,以确保帝国北部边境之安全。”
20.珍珠港大劫(1)
---------------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大举入侵苏联,日美双方的会谈暂时搁浅。
早在1939年8月,德国一面就与苏联为敌的三国同盟问题进行谈判,一面却又突然同对手苏联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日本国民十分惊奇,深感变幻莫测的世界形势冷酷无情。
松冈外相却异常兴奋。他在得知苏德战争爆发后的几分钟,就给宫内大臣木户侯爵打电话,请求谒见天皇。不到一小时之后,松冈得到准许。松冈一见到天皇,就迫不及待地要求天皇批准日军进攻西伯利亚,推迟南进。天皇感到非常惊讶,因为这将意味着日本朝两个方向扩张。于是,天皇要松冈同近卫首相商量一下。
海军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大将也认为,尽管要冒险,但南进还是必要的。
枢密院议长开始发问:“用外交手段取得印度支那的现实可能性如何?”
松冈回答说:“外交措施想必不能成功。”接着,他力排众议,反对南进,并重复了他前几天阐述的观点。
最后进行了表决,关于南进政策的文件被一致通过。大致内容是:“不管世界形势如何演变,帝国均将以建设‘大东亚共荣圈’……为方针”,“向处理中国事变为目标前进,并为确立自存自卫基础,跨出南进的步伐”。为此,不惜对美英一战。在北方,“如果苏德战争进展对帝国有利时,则行使解决北方问题”。
6月25日,近卫首相召开了由内阁大臣、陆海军高级将领参加的联络会议,专门研究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的国策。由于没有严格的礼仪,联络会议开得很活跃。联络会议制度始于1937年底,目的是协调政府和军方的活动。会议曾中断过一段时间,1940年年底时局危急后又恢复。
会上,松冈的观点遭到了以东条为首的军方的反对。
海相及川说:“同时与两国海战,实属困难。既进攻苏联,同时又南进,海军目前没有这个能力。”
松冈说:“如果德国消灭了苏联,我们不可能坐享其成。我们要么是流血,要么就开展外交。”
头脑伶俐的陆军参谋次长说:“一切取决于时间。我们不能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