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希特勒被迫从德国和欧洲占领国抽调39个师、6个旅和另外80万兵员补充苏德战场上的德军,以便在1942年夏天重新夺回主动权。
---------------
1.莫斯科城下大决战(7)
---------------
苏军在莫斯科会战中的胜利大大地鼓舞了苏联军民,增强了战胜侵略者的信心。
1942年1月5日,苏联最高统帅部在讨论下一步作战计划时,斯大林说必须尽快转入总攻,理由是:“德军由于在莫斯科附近的失败而惊慌失措,而且他们过冬的准备很差。
希特勒本来信心十足,曾下令专门建立两个特务别动队——保安警察队和“莫斯科”党卫军保安处,准备让这两个别动队随同第4集团军的先遣部队一起,冲进莫斯科,占领苏联党政领导机关的办公大楼,逮捕苏联著名的党政活动家,迫害党政机关的积极分子。
同时还订做了一些礼服,准备给德国一些高级官员在莫斯科检阅时穿。
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曾通知德国各家报纸于10月12日留出空白,以便刊登“占领莫斯科”的要闻。
这一切都成了历史笑柄。
苏军在莫斯科会战中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
现在是转入总攻的最好时机。”
从1942年1月初开始,到4月中旬结束,苏军从北到南的9个方面军都对当面之敌发动了攻势,在各个地段把德军击退150至400公里不等,消除了敌人攻占莫斯科和北高加索的威胁,改善了列宁格勒的困难处境,解放了莫斯科州和图拉州,部分地解放了莫斯科西部、西北和西南面的7个州,使60多个城市重见天日,几百万苏联人民重新获得了自由。
1941年底到1942年初,德军约50个师被歼。
自进攻苏联时起,东线德军总共伤亡832550人。
到1941年11月30日,德国东线陆军损失共计743112人(不含病号)。
战无不胜的德军第一次遭到惨败,德国的“闪击战”战略已彻底破产,被迫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它改变了美英文武高官对苏军的看法,使他们相信苏联红军能顶住希特勒的进攻,从而愿意给予苏联更多的军事援助,巩固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前法国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夏森将军说:“莫斯科会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德国军事史家赖因哈特的结论是:“希特勒的计划连同德国打赢这场战争的希望,早在1941年10月,尤其是当1941年12月俄国人在莫斯科城下开始反攻的时候,就已经破灭了……
希特勒的战略目的被苏联当局及其武装力量的顽强抵抗一笔勾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