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因是之故,遂使吾人不能供应足量登陆艇于孟加拉湾,实行两栖作战……”
---------------
10.会议桌上波诡云谲(7)
---------------
以上就是开罗会议关于反攻缅甸的决议以及在德黑兰会议之后对决议的否定。
中方另案要求加入美英参谋长联合委员会(C.C.S.)。
马歇尔倾向于在讨论有关中国作战事务时,可邀请中国代表出席,但英方拒绝。
于是蒋介石在25日下午拜访罗斯福,提到会议进行情况。
罗斯福对于丘吉尔不愿使中国成为四大国之一的态度,深表不满。
最后,他向蒋介石做出保证,只要缅甸北部陆上战事开始,缅甸南部海军必将同时采取行动。
开罗会议有关政治问题的会谈主要是在罗斯福和蒋介石之间进行的。
如前所述,此时美国对华政策的要旨是,保持中国继续抗战,确立中国的大国地位,以便在战后有一个亲美的中国,在远东可以监督日本,在北方可以抗衡苏联,在联合国中还可以牵制英国。
所以11月23日晚上,罗斯福在宴请蒋介石夫妇之后,与蒋长谈。
罗氏表示,中国应取得四大国之一的地位,平等参加四强机构,参与制定此类机构的一切决定。
这样,蒋便接受了蒙巴顿方案,但又明确两点:1英国海军在孟加拉湾取得制海权;2缅甸南北同时对日军发动水陆两栖进攻。
11月26日,美英参谋长联合委员会对蒙巴顿方案正式做出决议,主要内容是:1接受蒙巴顿在第一次首脑会议上所提方案;2蒋主席关于“1944年3月在缅甸发动水陆两栖战事”之意见,应予关注;3孟加拉湾,应于3月配置适当海军力量,以便利作战及掌握制海权……
然而,盟国之间关于缅甸作战的争论和决定都是徒劳的,因为在几天以后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苏美英三国首脑决定1944年5月实施“霸王”作战计划,而美英大量军队在法国西北部登陆,痛击德寇;此外,还要在法国南部作牵制性进攻。
这样,在美英全球战略中,缅甸的地位就微不足道了。
所以在德黑兰会议后,罗斯福马上写信给蒋介石(12月7日):“经过同斯大林元帅会商后,我们将于今年晚春在欧洲有一场大战,可望在今年夏末结束对德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