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在我去世以前,我将前帝国元帅赫尔曼·戈林开除出党,并剥夺1941年6月20日此处原文如此,而前面则写的是6月29日。
命令中授予他的一切权力……
我任命邓尼茨海军元帅为德国总统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在我去世以前,我将前党卫队全国总队长兼内务部长海因里希·希姆莱开除出党并革除他的一切职务。”
此外,他还指定了邓尼茨新政府的组成人选:戈培尔出任总理,鲍曼为党务部长,赛斯—英夸特(奥地利的卖国贼)为外交部长,施维林·冯·克罗西克伯爵仍继任财政部长。
需要和煽动战争的,完全是那些犹太血统的或为犹太人的利益服务的国际政客。
接着,希特勒又重复了他的谎言:在德国对波兰发动进攻的前三天,他曾向英国政府提出合理解决波德问题的办法。
只是由于英国统治集团需要战争,这才遭到拒绝。
他们之所以需要发动战争,一方面是由于商业上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受到国际犹太人集团的宣传影响。
其次,希特勒不仅把千百万人死于战争的“全部责任”推到犹太人身上,而且把残酷屠杀犹太人的“全部责任”也归咎于他们。
希特勒把戈培尔、鲍曼、克莱勃斯将军和布格道夫将军召来做见证人,他自己先在遗嘱上签了字,随后这些人也在文件上签了字。
接着,希特勒又迅速口述了他的私人遗嘱。
他简述了自己的出身,说他一直认为婚姻会妨碍他把全部精力奉献于领导纳粹党取得政权,领导他的国家称霸世界。
然后希特勒就说明他留在柏林的理由:……
我不能抛弃这个国家的首都……
我决定留在柏林,在我认为元首与总理职位已经不能维持下去的时刻,我将以身殉国。
遗嘱还号召全体德国人“决不放弃斗争”,并希望民族社会主义运动有朝一日还会再生。
希特勒“政治遗嘱”的第二部分是安排后事,重新指定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