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
李岩从望远镜里看见了城墙上红衣大炮,看来忻州城按原定方案,可能也打不下来。
清军的恭顺侯吴惟华听到被大顺的军队包围,知道大事不好。毕竟吴惟华的将军也是经过身经百战打出来的。他急忙爬上城楼,观看形势。
他看见在大约一里开外,有一群人。这比其他地方的人站得密,中间一定有一个敌人的将军。他笑了,如果没有红衣大炮,在那个地方就是安全的地方,弓箭射不了那么远。现在有了红衣大炮,那里就在红衣大炮的射程之内。
吴惟华命令红衣大炮向一里外的目标射击。
李岩看到城墙上冒出的浓烟,又听到炮弹的呼啸声,知道敌人用红衣大炮在射击。他就大喊了一声:“卧倒!”喊完,自己就卧倒了。
“敌人来后,我们看人说话。如果是女真人就用黑炮弹,就是往死里打。能打死多少就是多少。能射死多少就是多少。现在是战争的第一阶段,我们要给女真兵造成威慑。要让他们知道侵犯汉族地区,就是死路一条。当然女真兵投降的,女真兵的伤员,是不能杀的。我们不能开了杀俘虏的先例。谁有意杀俘虏,战功没有,还要受处分!”
“对汉军八旗,我们就用白炮弹。尽量不杀汉族兵。他们投降后,还可以作为我们的兵力补充。”
陈奏庭问:“我们分不清楚怎么办?”
李岩说:“这是打仗,分得清,就按分得清打。分不清,就都按女真兵一样打。我们要求的是胜仗。”
接着李怀祯分了各部队攻城,或者绕城到前面打埋伏的部队。打埋伏的部队,统一由陈奏庭负责指挥。攻城由总司令李岩指挥。
李岩的部队在唐村的寨子里,训练过步兵丢炸药包,知道“卧倒!”的意思,大多数李岩身边的人都躺下了。还是有人没有来得及躺下,被炸死了几个,伤了几个。
李岩趁红衣大炮还没有打来,忙喊“撤退!”自己就带头向后跑去。
那些参谋侍卫也跟着向后跑。李岩叫道:“不要跑在一起!分开跑!”
七月十三日,李岩的部队早早地吃了早饭。骑马跑了二十来里,去打埋伏的部队就绕城而过,到城北去找地方打埋伏去了。围城的部队就按规定的方位,自己在城外去包围。李岩自己的部队就在城南。
刚包围了忻州城,太阳就出来了。
古代的城墙,又雄伟,洋溢着古建筑的美感。明朝,把全国的城墙,基本都由土城墙,包上了青砖。那个时候,大家都知道城墙的重要性。青砖上打上了造砖的责任人的名字。建造是分段包干。谁也不敢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基本没有现代的豆腐渣工程在修城的时候出现。
李岩带着一帮人,亲自前来视察忻州。还在大约五百米外,李岩拿出来望远镜,仔细观看忻州城上的清军布防的情况。
清军的恭顺侯吴惟华带领部队打到忻州,到石岭关下去看了一次。清军现在的装备,根本打不下石岭关。只得退守忻州城,他让后面的清军从北京城调来红衣大炮。刚想去打石岭关,又听到李岩的侦查宣传的士兵,宣传李岩的大顺部队,在固关打了消灭叶臣部队的胜仗。这说明李岩的部队,也加强了石岭关的防务。现在的六千人,打不打得下来石岭关还是一个大问号。就请多尔衮再增加部队来打石岭关。红衣大炮暂时搬到忻州城的城墙上去。吴惟华派士兵去侦查,石岭关还真的增加了不少部队。打石岭关就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