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
女真的将军说:“他妈的只有三个士兵,老子用红衣大炮轰击,成本都不够。”
到了半下午,前面带路的报告,离应州城只有十五里了。李岩就命令部队宿营。见天色还早,就派了十五个战士,带上望远镜,在高地去侦查清军有没有红衣大炮。
据侦查报告,清军有女真兵一千人,有汉军八旗一千人,还有投降了大顺又投降清军的原来明军一千人。实力比代州强。据说还有几门红衣大炮。
到了傍晚,,派出去的侦查人员回来了,应州城的清军,还真的有几门红衣大炮。
李岩看历史书籍,据说红衣大炮有几种。一种是明朝制造的最好的红衣大炮,最远可以打十里。一种是清朝制造的红衣大炮,只能打一里。明天要去攻打应州,把部队放在十里之外,是不能给清军危胁的。
晚上,李岩把红娘子、李怀祯、李怀琛叫来研究打应州,最后宣布了明天打应州的具体安排。
第二天早上,部队就包围山阴城。
李岩命令四面城墙外的部队开始喊话:“清军兄弟们,我们是大顺李岩将军指挥的军队。你们现在被包围了,你们现在被包围了,请放下武器,出城投降!我们优待俘虏!”
我们知道,山阴城只有一千清军。他们听到大顺军队包围了山阴城,城里的清军头目就站在城墙上去看。城外飘扬着大顺的军旗,中间有一个李字。原来,山阴城驻扎有姜的部队和原来大顺的军队。姜投降大顺的时候,李自成给各地派了自己的部队和将军。姜投降清军的时候,杀死了大同的大顺将军。接着派兵包围各城,城里又有姜的部队包围大顺的部队。这些部队只得投降。现在,姜随阿济格、吴三桂出征陕西,就调走了自己原来的部队,单独留下原来的大顺部队。前不久,城外又射进一封信,要汉族军队投降大顺。见大顺的部队包围了山阴城,城里部队的将士就像受了委屈的孩子。头目找来几个小头目一商量,马上决定投降。
山阴城的守军头领就喊:“城外的大顺军队听着,我们原来也是大顺的军队。我们的将军被姜杀了,我们是被迫投降清军的。现在我们马上投降,我们马上投降!”
喊话的战士喊:“要投降,就放下武器,集合出城投降!”
七月十八日早上,大顺派出了四个小组,每组三个人到应州城下,去喊话。话筒带着巨大的声音,传到了应州城内:“清军的兄弟们,我们是大顺李岩将军亲自指挥的部队。你们被包围了!快快放下武器,集合出城,我们保证你们的人身安全!缴械不杀!”
四下的喊声,惊动了应州的清军部队。驻军的女真将军,命令各部队马上各就各位,上城墙上去守城。
那个女真将军,站在城墙上,看城外的大顺军队,只见城墙下面大约一百丈的地方,有三个骑着战马的大顺士兵。原来夜晚有大顺士兵,晚上进行宣传。现在这些大顺的士兵胆子大了,白天跑来宣传了。宣传就宣传,还说被包围了?
那个女真将军说:“现在大顺的士兵胆子大了,敢白天出来宣传把老子们包围了。汉军八旗的将军,你派五十个骑兵出城,把他们抓起来!”
这个汉军八旗的将军说:“将军,不是你说的情况!你看,四下还插着大顺的战旗,他们几个是来引诱我们出城的!我建议,他们现在我们射箭也射不到,就用我们的红衣大炮进行轰击!”
于是城里的将士就集合出南城,出了城排好队,等待大顺军队前来受降。
李岩就派李怀祯去改编这一支部队,李怀祯先调出自己部队五百人,又从从城里的投降部队调五百人,混合打散改编作为守城部队。其余的投降部队,收归到李怀祯的部队打散分下去。李怀祯又从自己部队派了一个头领做守城的将军。原来的投降军官,一律降级安排。
城里的几个文官也出来投降,他们认识李岩(李岩却不认识他们),他们向李岩抱怨被迫投降清军的经过。李岩一时也派不出地方官员,就让这几个官员继续任职。
李岩从参谋处拿了自己的《告汉族同胞书》、《通告》、《指示》作为他们今后行政的法律法规。
一个多时辰,处理完山阴的事情。李岩命令部队向应州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