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6
顾君恩说:“圣上,我们没有那么多官员?”
李岩说:“明朝在北京的官员还很多。我们吏部要派人前去,先把明朝的跟宦官跑的剔出了;把年纪太大的剔除了;把过分贪婪的剔除了,就都可以派往蒙古满洲。实在不行,还可以把清国的文官借用起来,把蒙古旗的干得好的札萨克利用起来。以后我们搞科举考试,还可以产生年轻的文化人出来。”
九十二章和平协议
这些蒙古王爷,今天的思维够刺激的了。
开始,他们被从关押他们的军营里提出来,前两天听说阿济格千刀万剐,吴三桂挂尸示众,尚可喜砍头。凡是沾了大清的“王爷”这个名称,都与死有关了。提出去皇上接见。谁也不知道大顺皇上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如果他是喜欢嘲弄要判处死刑的人,就是先嘲弄,后侮辱受死。汉族的“士可杀不可辱”,他们虽说不是士,但是死之前还要受侮辱,是谁也不高兴的。
李岩就叫侍卫们把他们的马牵二十匹来。到皇宫外让他们骑上,让几十个侍卫保护他们,派一个太监带路,传达李岩皇上优待这些蒙古王爷的命令,到国宾馆让这些蒙古王爷吃饭。
李岩又让吴江去传话,让几个丞相到皇宫来,与皇帝商量与蒙古王爷谈判的事情。
宋献策李大亮顾君恩来了,在李岩的书房里。李岩说:“今天上午,朕接见了蒙古的王爷,讲明了我们要统一蒙古。和平统一,他们就安全。武力统一,他们就要被杀。”
“和平统一,朕给他们讲了几个可能:可以给他们封爵,让他们子孙后代继承。遇到雪灾,我们可以给他们救济草料。遇到灾荒,我们可以给他们救济粮食。我们在蒙古各地建立市场,让他们的东西可以卖得好价钱,我们汉族的东西卖的便宜一些。”
“统一了他们遇到雪灾要救济,遇到灾荒要救济,是一个国家必须要做的。不救济老百姓,明朝就是前车之鉴。谈判的时候,这是我们朝廷要做的,要写进谈判协议。对老百姓要收税,也要写进协议。”
开始,李岩皇帝就有嘲弄的意味,后来就没有了。看来大顺皇帝还是给他们以出路,后来李岩皇帝所讲的话,已经够宽大的了。
清国也是,他们打进长城以内,想到长城里面来当皇帝,坐天下,就把蒙古的王爷全都叫上,带上一些精锐部队。目的是如果兵力不够,就可以迫使这些王爷回到蒙古去调兵。开头好像一切都顺利,如果打胜仗,立军功,青史留名,也不愧到人世间来走一回。那里知道,窜出来一个李岩。清军也从来没有这样窝囊过,从固关开始就一路走下坡路。三个月不到,就把入关的清军全部消灭了。大顺获胜后他们开始杀人,替李自成报仇,杀死了阿济格。据说吴三桂也是有意杀死的。清算尚可喜汉奸罪行,杀死尚可喜。现在就轮到蒙古这些王爷了。
大家抱着一个必死的看法到西安去见大顺皇宫。现在不死,还要作为国宾。这个地位相差太大了。
“我们要对统一的蒙古、满洲实行州县制,这是朝廷决议了的。我们就要派州县的官员去。他们的旗就对应我们的县,盟就对应我们的州。他们蒙古的地盘太大了我们以后要分省。”
“他们,我们要封爵。这个可能争论比较大。清国给他们封的汗王、亲王、郡王,一个地位太高。一个是王爷太多。我们汉族是不实行封异姓王的。这里的王爷只能封侯爷。我们干脆侯爷分三等。一等侯爷,对应他们的汗王。二等侯爷对应他们的的亲王。三等侯爷对应他们的郡王。继承可以,但是仅仅写上继承按朝廷的规定就行了。我们的继承,以后要一代降一级。都是高级的爵位,以后老百姓就承受不起。朝廷开支也会成为问题。”
“封了爵位,他们不能住在蒙古草原上,我们把他们迁到内地的州府一些地方分别居住。不能让他们影响我们的统治。”
“他们住在内地,不能有军队。对蒙古的军队,我们编入我们的军队。住在内地。”
“据了解,他们漠南有四十九个旗,六个盟。漠北有八十六个旗、四个盟。我们全部都要派官员去,实行州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