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李岩 > 分节阅读 110

分节阅读 110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岩说:“对对对!塔门楣刻石上刻有记载。‘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

主持说:“将军,请仔细看,塔身上面还有破开的纹路。”

李岩一看,说:“真的!真的!”接着用手指上面破开过的纹路给陈皇后红贵妃看。

陈皇后红贵妃看到后,激动地喊起来,“看见了!看见了!真神啊!真神啊!”

主持说:“它神奇在不是张开一次,闭合一次,而是张开三次,闭合三次。”

李岩皇帝说:“那就麻烦主持讲一讲荐福寺和小雁塔的来历吧。”

主持说:“荐福寺原来叫献福寺,是唐文明元年(684)睿宗李旦为其父高宗死后献福而建。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称大荐福寺。

小雁塔建立于唐景龙年间(707―709),唐中宗再次登基后,在开化坊南面的安仁坊西北角修建了寺塔,塔园大门向北开,正好与荐福寺门隔街相望。后荐福寺搬到了塔院中,塔寺和一,也就是今天的小雁塔所在地。”

主持边走边讲解:“这是座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原高十五层,现余十三层,高十三丈,共十五级,其底部平面呈正方形,底边各长三丈五尺,每层迭涩出檐,南北两面各开一门。底层南北各有券门,上部各层南北有券窗。底层南北券门是青石门。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尤其门媚上的天人供养图像,艺术价值很高。每层叠涩出檐,南北各开一门,塔身从下而上,每一层都依次收缩,愈往上愈小。小雁塔为密檐式中空砖构建筑,塔形秀丽,别具风格,塔身结构坚固。塔身从下面而上,每一层都依次收缩,愈上则愈细,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的卷刹曲线,显得格外英姿飒爽。但因年久及保护不善,已残缺不全,模糊不清。”

经过一些庙宇房屋,主持说:“我们荐福寺之所以出名,还因为我们寺在唐代,也是一个著名佛经的翻译场所。在唐代有个高僧义净法师。义净也曾游学印度多年,不过,他是由海路自广州离开中国。义净只身搭乘波斯商船出国,先到南洋,后转抵天竺,也在佛学中心那烂陀寺留学十一年,又游学天竺各地,经历三十余国,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回到祖国,带回梵文经典四百余部。义净回到长安后,在荐福寺主持怫经译场,共译经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是玄奘之后在佛经翻译上取得成就最大者。他还将途经海道诸国和所闻赴天竺求法的经历,撰成《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由此我们的荐福寺也算佛教的圣地。”

侍卫们也激动地在那里看碑文,看纹路。

李岩说:“小雁塔我们也看了,现在准备去看大雁塔。”

红娘子说:“老爷,这个寺庙这样有名,小雁塔又这样神奇,就让我去烧一炷香,了却心愿吧!”

李岩只得点点头说:“好好!只是不要耽误时间太长。”

红娘子去烧了一炷香,就急急忙忙地出来。

李岩说:“这种为了自己的信仰,不畏艰险前往西天取经的精神,是值得后世学习的。”

来到小雁塔前面,主持说:“这就是小雁塔。小雁塔因为塔形似大雁塔,塔身小,故称‘小雁塔’。它比大雁塔小五十五岁。”

“小雁塔出名的地方,奇特的地方在什么地方呢?小雁塔不仅历史长,年岁高,它的奇就奇在小雁塔曾经经过三次离合。就是在大地震的作用下,整个塔身分开三次,合拢三次。”

红娘子说:“主持,这个塔不是好好地吗?那里像分开过?”

主持说:“将军夫人,你看,这里还有刻石记载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