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李斯与秦王朝 > 分节阅读 30

分节阅读 30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按:史记索隐云:昌平君,楚之公子,立以为相,后徙于郢,项燕立为荆王,史失其名。昌文君名亦不知也。而据《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所载:昌平君死于嬴政二十一年,而被项燕立为荆王的昌平君则死于嬴政二十四年,显见两昌平君并非一人。倘若昌平君、昌文君二人为外来人士,则依照秦国的爵位制度,封君必有大功,二人既有大功,史册何以缺载?因此,据我推测,昌平君、昌文君二人应该就是秦国宗室中人,身份当为嬴政的叔伯辈,即孝文王的儿子,异人的兄弟。]

作为唯一的人证,姚氏被浮丘伯带到昌平君、昌文君二人的府中,她像祥林嫂一样,把曾和成说过的话又重复了N遍。昌平君、昌文君听罢,居然冷静异常,既不吃惊,更无愤怒。浮丘伯固请,二人仍不表态,实在被浮丘伯纠缠得不行,这才建议浮丘伯再去找一个人,一个比他二人更有发言权、更具权威的人。浮丘伯心中一动,他马上猜到了这人是谁:当年的华阳夫人,现在的华阳太后,孝文王的王后,秦国王室最后的老天牌。

昌平君、昌文君虽没有明确表态,但却也让浮丘伯全身而退。浮丘伯从中隐约嗅到一种气味:宗室并不满意目前秦国大政都操控在和吕不韦两个人手里,而宗室在权力蛋糕上却一无所获,因此对嬴政也有所迁怒。也可以理解成,他们在纵容甚至是怂恿浮丘伯,鼓励他去闹腾,也许能够冲击一下现有格局,促成权力蛋糕的再分配。

于是浮丘伯前往思德宫,说华阳太后。

当孝

吕不韦见樊於期听得入神,又道:“昔有吴起,杀妻明志,请为鲁将,终于大破齐国。将军向以吴起自许,当知妇人为轻,功勋为重也。而况将军名讳,也正应验冥冥中自有天意。於期,无妻也。老子有云,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将军既去妇人之累,再得本相为将军尽力奔走,将军得以荷军国重任,建不世功业,岂非男儿生平所望?”

樊於期破涕为笑,道:“於期惟相国是从。”

却说成抢夺樊於期之妻,也给嬴政出了一道难题。嬴政知道,成他是非保不可。他好不容易将成扶上大将军之位,怎能轻易放弃。而对樊於期,则以尽量安抚为宜。安抚不成,杀也不足为惜。

嬴政初闻桂楼之事,先是大怒,深怪成惹事生非,自毁形象,最终留下个烂摊子,还得我来收拾。但转念一想,却也大喜,喜成之好色。

在《辨奸论》一文中,苏洵攻击王安石道:“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臣下之不近人情,素为多疑的君主所忌。这里涉及到众多君王的阴暗心理:不近人情的臣下,无欲无求,将个人原则置于官场规则之上。如此臣等,不畏重诛,不利重赏,不可以罚禁也,不可以赏使也,此不仅为无益之臣,更为有害之臣。因此,嬴政喜成之好色,喜得恶,也喜得自有道理。成好色,好色则无大志,无大志则可放心驱使,只需稳执赏罚二柄,成权位虽高,却也不足为患也。

而李斯的监视报告也显示,成常焚逍遥香。逍遥香为当时方士所炼制,类似今日之毒品,久用成瘾,且不得长寿。嬴政得报更是大喜,不待我亲自动手,成已是自寻死路。不过,成啊成,你最好能撑过这关键的两到三年,等我把和吕不韦都收拾了,那时你再死也不为迟。

在吕不韦的牵头张罗下,一桩政治交易最终这样达成:成得以保留宓辛,而樊於期升为中尉。中尉一职,实权非小,掌京师治安、警卫国都。这是一桩嬴政、吕不韦、成、樊於期四方参与的交易,四方都有获利。成和樊於期的获利不需多言;嬴政的获利在于平息了局势,认清了成不足忧虑,他得以集中精力对付和吕不韦;吕不韦的获利则是笼络了樊於期,在军队内部给成添了个敌人,让自己多了个心腹。

第一百零五章华阳太后

且说樊於期之事终于告一段落。作为一个年轻的政治掮客,浮丘伯开始了他短暂的登场表演。他的游说对象,就是秦国宗室。当有关嬴政为吕不韦私生子的谣言从赵国传出且越演越烈之时,最应该出来表态的秦国宗室却一直让人费解地保持着沉默。只要善于聆听,沉默其实也可以是一种语言。

浮丘伯要扳倒嬴政,扶持成登上王位,寻求宗室的支持就成了他必然的选择。而在宗室当中,又尤以昌平君、昌文君二人最具号召力。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