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永乐大帝 > 分节阅读 31

分节阅读 31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二章黄观的迷惑(上)

黄观并不知道自己正被周忱等人议论着。此刻,黄观正在一艘本来是用来捕鱼的,重约180吨、长27米的渔船上,呆呆地端详着手中的观音土。

按朱棣的说法,派黄观他们前往海外开拓国土,若能成功建国,则所建王国由建文帝的遗孤文圭担任国王。而所谓的“左逆文臣”们,不仅将按照各自的功劳加官进爵,而且满足了一定条件后还会允许他们堂堂正正地回国。这样算起来,他们应该算是接受朱棣圣旨去执行任务,开疆扩土。

朱棣为他们的这个任务所做的准备不可谓不充分。船舱里,除了必要的种子和必要的口粮外,还有牛、马、羊、猪、鸡、犬等各种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朱棣居然还特意准备了适量的观音土,说是这玩意能治水土不服――如果黄观是被朱棣派遣前往海外执行任务,那么他肯定会因为朱棣的细心关怀而感动得痛哭流涕。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兵部勘合上头写的是“奉旨遣流犯官黄观一名,允带九族至海外效力,沿途各守官卡哨不得留难,等因奉此”,也就是说,对外界而言,黄观是被流放的。而且是超出《大明律》的限制,殃及九族一同被流放到海外去!

景秀插嘴道:“也不一定是当今皇帝为了尊崇太祖皇帝。国子监的学习课程就是《大诰》、《大明律》、四书、五经和《说苑》。可见本朝本来就很注重《大诰》和《大明律》。再说,反正中进士后有可能去当地方官,提前熟悉一下《大明律》和《大诰》,对将来判案也有好处。”

周忱却不服气。“那当今皇上宣布从今年正月起,‘宗室女子缠脚则其父除名,官宦女子缠脚则其父丢官’又怎么说?还不是因为马皇后没有缠脚的缘故!按你的说法,当官又不仅仅只需要判案,岂不是还应该把当官需要熟悉掌握的东西都加到科举考试中去?”

正常情况下改变科举考试的范围以及禁止官宦女子缠脚均会惹出很大的争议,但是打着尽孝道的幌子就不同了,百善孝为先嘛。

毕夏一笑,对周忱说道:“不同的官职需要掌握的知识不同,比如说吏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户部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礼部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兵部管理天下军政;刑部管理天下刑名;工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若是把当官需要熟悉掌握的东西都加进去,那考试范围也太大了。不过,将来的科举考试会多些知县需要掌握的知识也是可能的。”

钱成却不参加他们的这个话题。“不公平,不公平。毕夏兄既然说相见是缘,却只出了《论预防宦官为祸》这一个题目给景秀……不如也给我和周忱一人一个?”

黄观大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连中六首”者。从秀才到状元,他所经历的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这六次考试,无一例外均获第一名。后人赞誉他“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意思就是历史上连中三元的毕竟还有那么几个,但是六次考试全部考第一的却唯有黄观一人。论智力,若说黄观不聪明,那世上就真没有聪明人了。然而此刻谁又能猜到,这个正在望着大海的聪明人,此刻脑子里竟是一团浆糊。

黄观想不明白朱棣的这些举动究竟是什么目的。黄观以前和朱棣打过交道,知道朱棣并不是傻子,和仁厚善良也绝对扯不上任何关系,所以黄观才会特别奇怪。以前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自恃是皇叔,态度傲慢,入朝不拜建文帝。群臣畏其权势,缄口不敢言,唯独黄观当面顶撞朱棣:“虎拜朝天,殿上行君臣之礼;龙颜垂地,宫中叙叔侄之情。”

有了这么一番过节,听闻朱棣攻占南京、建文帝驾崩的消息后,黄观自思若被活捉多半免不了一剐,为免受皮肉之苦,赶紧投江自尽了事。谁知道被淹了个半死后,黄观又被

毕夏失笑。

“也罢,我这里还有两道题目:《论如何实现华夷一家》、《论如何解决游牧民族对中原的骚扰》。你和周忱一人一道。”

“好了,该说的我都说了,现在不说科举考试的事了。喝酒聊天!”

“听毕兄的。”周忱爽快地扪了一大口酒。“我们在这里痛快地吃肉喝酒,憧憬着金榜题名,你们谁知道那个连中三元的黄观黄大人现在怎么样了?真是奇怪,当今圣上所公布的‘文职奸臣’名单中黄大人名列第六。可是我听说,黄大人听闻建文皇帝已死的消息后,自知大势己去,便投江自尽。谁知道当今圣上居然派了专人保护黄大人,看到黄大人投江,赶紧就把他救了起来,然后将他送回南京好言相劝。后来还是当今大儒方孝孺亲自出面说服,总算打消黄大人的死志。只是不知道黄大人现在怎么样了……”

注:制艺即八股文,策论即议论文。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