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5
第四天。晌午时分终于追上了目标。歼灭之。
第五天。侦察半径内只有少量鞑靼人的游骑。没有发现部落。
第六天。还是没有遇上合适的目标。
第七天。再次在侦察半径范围内发现目标。追击。
第八天。傍晚时离目标还有五十里。为安全起见。没有派出骑兵夜袭。
正在这时。一名双臂被绑的鞑靼人显然是个机灵的角色。他冲到钱成面前连连磕头。用汉语哀嚎道:“大人饶命啊!上天有好生之德。我愿意作为奴隶……我不想死啊!我以蒙古人的荣誉发誓。一定服从强者的命令。绝不起反叛之心。”
钱成虽说是第一次上战场。但是看到那血淋淋的场面也没有什么不适。只是君子不近厨。“屠杀立威说起来只需要上下嘴唇一碰。然而此刻这名鞑靼人却就在脚下绝望地哀求。偏偏这名鞑靼人还说的一口流利的官话。如果不看他的衣着外貌。任谁也不会当他当成鞑靼人。因此。钱成却也硬不下心来。
钱成忍不住叹了口气。最终没有继续坚持。
这场战斗是由兀良哈人主导的。为了激励兀良哈骑兵的士气。金铭下命战利品归他们自行商量分配。成思汗时代。蒙古人远征时也经常有商人尾随在大军之后。在战斗结束时收购战利品。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战利品的价格非常便宜。
现在。兀良哈人可以将女人不高于车轮的小孩和牲畜价格卖给周武等人。于是兀良哈人获的了容易携带的钱财。而周武等人则以较低的价格的了奴隶和大量牲畜。双方都觉的很合算。因为带着俘虏和牲畜会跟上不大部队的缘故。周武打算指派一些人明天就带着俘虏和牲畜回辽东。
第九天。中午时分终于追上了那个部落。兀良哈骑兵出动。半个时辰后再传捷报。
第十天。斥候纷纷报告说西面已被大股的游骑遮蔽。以损失了数名斥候为代价。终于确认一股至少有五万骑兵的部队正从西面朝远征军袭来。以轻骑进袭的速度计算。离远征只有半天的路程。
到这个消息后。金铭立即命令安营扎寨。敌人全是骑兵。逃跑是逃不掉的。只能扎好营寨等待敌人来击。
将近黄昏时。斥候来报:鞑靼人在五里之外立了营。
金铭点了点头。鞑人奔袭而来。见没机会偷袭。自然也需要好好休息一晚才能发动攻击。
前期将战利品运回辽东相对安全。因为这时候鞑靼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到了后期。当鞑人意识到有大入侵时。说不定会就有战斗部队绕到神机营的后面去。若是遇到了基没有战斗力的“运输大队”。他们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当然。这种况下是越往后战俘和牲畜的价格就会越便宜只要利润足够高。辽东的有邑贵族们还是乐意冒这种风险的。
休息了一夜。第二天继续这样的扫荡。有了第一天的开门红后。远征大军的运气似乎不错。连续几天颇有斩获。
抗战时期鬼子扫荡时。村民们可以往山里跑。往地洞里钻。可是神机营在草原上肆虐的时候。牧民们却是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了。现在正是草肥水多马壮的时候。骑兵一天能运动四百里。如果鞑靼人的部落在半径五十里之内。那便派出轻骑袭击。如果鞑靼人的部落离的较远。担心派出轻骑落入埋伏。那便整支远征军追过去。虽说步兵一天顶多行军一百里。但这个速度已经足够了如果带上牲畜迁移。牛羊移动的速度可比不上步行。
第二。剿灭了两个部落。
第三天。在斥候的侦察半径边缘处发现一个部落的踪迹。于是追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