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1
当初派遣远征军讨伐鞑靼时朱棣自信满满。但远征军深入草原却毫无音讯之后。朱棣便开始疑神疑鬼起来:两军大战时当的正下着豪雨。结果火器无法发挥威力。因此远征军被歼灭了?要不然就是一不小心被鞑人夜袭踹了营?再不然就是金铭贪功。进入草原深处。在粮草快要耗光时却被鞑靼人缠住了?
虽说这次远征只派了一万余军队。其中甚至还有三千是由朵颜三卫所提供的。但为了准备这次进攻。准-的粮草器械等物资却也不少。将粮食从内的运往辽东。路上的损耗是运到的两三倍以上。当时朱棣心急。因此明明知道北平山东河南等的收成不好。仍旧强行调集了一批粮食运向辽东。谁料到不久后那的方便发生了饥荒如果不是强撑着打这一仗。那些粮食可以减少多少饥荒啊?!这一仗如果打败。那可就亏大了。
幸好如今收到了捷报。此时朱棣诸多担心一扫而空。整个身子就象是没了重量似的。简直快要飘起来了。
朱棣强压住喜意。仔细端详着那份黄绢纸的奏折。看着看着。一道弧线终于出现在他的唇角。
朱棣笑道:“果然是大胜!杀敌一万有余。自己却损失了不到五百人…就这些损失。还多半都是兀良哈骑兵的。神机营本身的死伤连一百都不到。”
朱高炽见父皇兴致正高。便凑趣道:“这种交换比例。恐怕从古到今也是第一遭。”
朱棣想了想。这种规模的战斗。是算在冷兵器战斗的范围内。那么交换比例即便排不上世界第一。但排上前十大约还是没有争议的。然而远征军使用的却是热兵器。以热兵对冷兵器。这种交换比例倒也不足为奇。后世一50人的英国部队仅#039;4马克沁重机枪就打退了多麦塔比利人的几十次冲锋。打死了当然。如果远征军也重机枪……即便只有轻机枪甚至是只有半自动步枪。那么创造出超过英军的世界纪录也并非妄想。
朱棣摇了摇头。将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抛在脑后。凭现今的生产力。
重机枪了连燧发火枪都还没研究出来呢!
朱棣又接着看金铭的报捷奏折。后面的内容主要就是关于战利品的。什么牛羊马骆驼之属胪陈详细。密密麻麻都用蝇头小楷写成一片。朱棣都一览而过。末了写道:
……战况前后进序甚为繁复。犹夜袭鞑靼大营一战。其间惨烈白刃格斗状况惊心骇目。诚见鞑靼人古之剽悍之风犹存。此战后。微臣未曾派遣兀良哈骑兵出营与鞑靼野战。又生惧罪之心:虽是为保存实力。终不免有怯战之嫌。绕室彷徨中心不安用是从速报捷。以慰我皇上倚阙盼音之忧。且治微臣怯战之罪以为后戒。金铭不胜屏营战粟静待恩诏。云山万里之外恋主思恩不能自己。临颖命笔之际心增凄切。・…
看到这里。朱棣不自禁眉字口角都带上了笑意。
这个金铭挺不错。远征军出发之。朱棣一再强调不要让兀良哈骑兵在劣势下与鞑靼人作战。没想到金不但敢于夜战。大获全胜之后。甚至还将不派兀良哈骑兵野战的罪责归在他自己身上。
其实这一仗打的非常合朱棣的意。
这一仗鞑靼人死伤万余。元气大伤或许说不上。但损失却绝对不算小。而且。远征军途中也扫荡过几个靼人的部落。那份成果也不可忽略。
最重要的是。一开始朱棣的战略思想就不是与鞑靼人进行决战。因为人家是骑兵。打或不打的决定权在对方那里。
不过。远征军尽管追不上骑兵部队。但是行军速度却比拖家带口的部落迁移要快的多。因此。以神机营主。以少量骑兵为辅对草原进行大扫荡那是再合适不过了-次扫荡|来。只要有合格的向导。总归可以多多少少削弱一些鞑靼人的实力。
这大扫荡。朱棣打算每年都来那么一两回直到鞑靼彻底投降为止。等鞑彻底投降后。便同样鞑靼开放马市。仍旧实施以人头换茶叶的那套政策。只是将针对目标改为瓦剌而已。与之配套的是。扫荡的目标也改为瓦剌。等瓦剌投降了-将目标对准中亚……
嗯。想的太远了。朱棣笑着摇摇头。思路重新拉回到这次胜战所能带来的好处上。
远征军胜利而返。牛羊-驼等利品要么是之前卖给随军的辽东有邑贵族了。要么就是途中吃掉了。所剩无几。然而除了牛羊-驼之外。远征军缴获的马匹却全部保留着。这点战利品对于整个国家而言自然不算什么。但它的政治意义却很大。之前被鬼力赤打了脸。如今已经是加倍打了回来。实在是痛快!等会儿再吩咐内阁拟旨“复贻书鬼力赤”。看他这次还敢不敢犯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