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6
言官指责宁王沽钓誉收买人心。但是在朱棣看来那种低廉价格也很正常。普通人家一餐类似规格的菜需要十文成本然而如果大规模采购其成本自然会降来。
只要具体的办事人没有从中贪污。或者说贪的不多。那么八文的价格应该说也是合理的
所以。朱棣便下令让朱权将帐本交上来。一算之下。在不考虑人力成本的前提下价-定为八文甚至还略有赢余。于。朱棣便将名言官痛斥了一番。
在外人看来。这自然是一副“兄友弟恭”的景象。然而只要不是傻子。谁会相信天家会有温馨的亲情?即便是宁王朱权自己也不会相信。要不然。为什么之前宁王一直都不是特别贪图享乐。而朱棣一成为皇帝后他就主动要求跑到苏州去享福?还不是怕朱棣成天惦记着对他下黑手!
摊贩老板一脸奇怪的问道:“玄妙观小吃的生意兴隆是宁王的功劳?这是怎么说的?”
碗一个劲的呲牙咧嘴。朱棣回过头看到杨荣这种窘境。便说:“你坐下吃吧。”
两条长凳上若是挤一挤。倒也还能再挤下三四个人。但杨荣又怎么敢和朱棣挤位子?只能含糊糊的说道:“我还是站着吃吧。”
朱棣自然不会多说什么。就象下一样若他吩咐免跪但大臣并不接受这种好意。朱棣是向来不勉强的。
朱棣原本准备吃完鸭血汤便离开的。但杨荣等人还没吃完。总不能不等他们吃完就离开吧?
于是朱棣便无话找话的和摊贩老板说道:“老板的生意很不错嘛。”
听到这样的答案朱棣一脸笑眯眯的表情。连杨荣等人也放了心。朱棣自然不会费力去解释玄妙观小吃的兴起确实有宁王的功劳。本来话说到这里已是皆大欢喜。谁知摊贩老板又说了一句。
“若说要感激谁。我看还是应该感激一字并肩王。”见朱棣杨荣张辅马三保全都眼都不眨的盯着自己。摊贩老板洋洋的意的说道:“一字并肩王手下的八府巡按四处巡察。现在衙役们谁都不敢勒索我们这些小商小贩了都生怕被我们告到八府巡按那里去。”
听到这里朱棣上的微笑一下子凝固了。
摊贩老板却没看出朱棣已经笑的很僵硬了。又意犹未尽的说道:“只可惜八府巡按平均每个省还摊不到一个。而且八府巡按手下的也人太少了……也没有固定的办事衙门”
老板笑眯眯的答道:“托您的福。还过的去。”
“怎么是托我的福呢?”朱棣一本正经的说道:“这玄妙观小吃的生意之所以如此兴隆。说是宁王功劳……你们难不感激宁王?”
他这话一说。不但心思最为灵动的杨荣。连张辅马三保都是一惊。
前些时候曾经有言官弹劾宁王收买人心。其起因便是宁王提供太过廉价的饭菜。封建社会提倡富户设棚。但皇室宗做这种事却是一种忌讳――担心他们收买人心造反。
尽管宁王不是设棚济但那菜的价格太低。而言官偏偏又是一种习惯于鸡蛋里面挑头的职业。自然不会放过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