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永乐大帝 > 分节阅读 104

分节阅读 104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一。“有什么困难的?每个行业都有其始。将其始祖定为该行业的神。那么每个行业便都可以信仰本行业的神了。”

“比如说农民可仰土神。此神名弃。又名后稷;裁缝业可信仰轩氏黄帝;蚕丝业可信仰蚕神祖。祖为黄帝之妻;酿酒业凡酒坊酒馆酒家皆可信仰酒神杜康;竹匠木匠泥匠瓦匠可信仰匠神鲁班;戏曲业可信仰戏神唐玄宗李隆基饭馆酒楼可信仰食神易牙;仆役们可信仰钟三郎;书吏们可信仰萧何;医生可信仰华陀;药店可信仰神农……有着这样的基础。推广国教信仰还不容易?”

“至于说现有的信仰……你不晓的将现有的佛道信仰吸纳到国教体系中去吗?现有的佛教教各个派别只要稍稍修改一下教义。将该宗教中信仰的神修改为符合国教标准的祖先神。这个宗教不就成了国教的一支?那些不肯修改教义的宗教。也不用斥之暴力将之消灭。只需规定:凡是不信仰国教者则为无信者。对其加征信仰税。”

“……这个信仰税的征收不宜一子太急太猛。以免激起民乱。其征收办法就这样规定吧:从永乐二年开始。当年向每个无信者征收一个铜钱的信仰税;永乐三年十个铜钱;永乐四年一百个铜钱;永乐五年一贯;永乐六年十贯……以后永为定例。信仰税额度为十贯。想要信仰非国教也行。只要他愿意缴纳每年十贯的信仰税既可!”

朱棣暗暗想到:道教是最容易顺势成为国教一支的。因为国教借鉴了教的元始天尊三清等元素。任何道观里恐怕都有元始天尊及三清的塑像。道教只需要在道观中树立一历史人物将其贯上神的称号供百姓崇拜就可以了。

朱棣正听的津津有味。可李至刚却哭丧着脸总结道:“这些祖先崇拜的例子虽然未必称的上是举不胜举。但有时候即便一个县都会有数个类似的祖先祖崇拜……僧录人手实在不够啊。”

朱棣只知道中国人信仰祖先崇拜知道关羽岳飞孔子史法等真实的历史人物会百姓们当成神一样来祭拜。但他确实没想到一些先祖并非历史名人的百姓也会将自先祖作为神祗来祭拜。而且还出现了不管某历史名人否是自己祖先。但只是姓氏相同便拉作自己祖先并作为神祗祭拜的情。

在这种情况下。让僧录司一个一个的排查也确实很困难。想了片刻。朱棣说道:“也罢。祖先神的名录就不用僧录司继续排查了。

但凡祖先神。不名的还是无名的。不管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只要通过僧录司的确认可谁想信仰就去信仰吧。”

李至刚小心翼的问道:“皇上。这确认标准怎么定?哪些算作真神。算作邪神?”

教相对困难些。不仅菩萨多。还有五百罗汉什么的。这些神祗都依托于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才算符合真神标准。的编那么多故事。够麻烦的。不过好在寺庙多。哪怕一个庙编一个故事。那也可以把菩萨们罗汉们的来历编好

伊斯兰教恐怕就麻了。因为伊斯兰教规定不允许信仰人物。与国教是完全抵触的。不过朱棣却也丝不受良心的责问。当初新月旗控制的领土里人们纷纷改信伊斯兰教。不正是因为非伊斯兰教徒必须缴纳高额的税?你做初一。我做不十?在明朝的控制领土上。以彼之道还之彼身应该不算过分吧?朱棣觉的自己够宽宏大量了。若是在基督教的控制区。哪里还容的上伊斯兰教的信仰?人家基督教甚至还有事没就发动圣战呢!

只是。每年十贯的信仰税是不是太高了?

朱棣按了按眉心。怎么也想不起伊斯兰教对占领区的非教民征收的税额到底有多高。按明朝的生活标准算。温饱型的五口之家一年三十贯绰绰有余。十贯已经将近两人的生活费了。似乎确实高了点……普通民众恐怕无法承受十贯加征税。把别人逼入绝境那便必须承受狗急跳墙的后果。若是在阿的教下。伊兰教信徒造起反来岂不是麻烦?

朱棣大手一。“只要是中国历史上的名人。或者有名气的传说人物。或者普通百姓的祖先只要有人信仰便可算作真神……也不能让真神的标准太低。否则真神也太泛滥了。这样吧。把信徒至少要超过五百作为一个硬性规定。信徒不足五的不算真神。但允许百姓将之视为神侍来崇拜。”

“?”

“神侍便是仙界中服真神的侍从。虽生活在仙界。但并无多少神力。并非真神。烈士陵园中第三等级烈士便是神侍。普通百姓盖了家庙进行祭拜的祖先也可视为神侍。”顿了顿朱棣又道:“真神划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为主神。第二等级为副神第三等级为从神。主神和副神的关系就象一支部队的主将与副将一样。以财神为例。主神为赵公元帅赵公明。神为文财神范和武财神关羽。主神副神与从神的关系就象主将副神与其裨将一样。以公正之神为例。主神为包拯。副神为御猫展昭和锦毛鼠白玉堂。王朝马汉则是其从神。”

“你让僧录司出面广一下国教。务必五年之内使大明之国民皆信仰教。”

李至刚的眼睛瞪的比铜钱还要大。的性格是最肯违逆朱棣的。但此刻却忍不住诉道:“皇上。百姓信仰杂乱。让百姓改变信仰实在很困难……五年时间实在太短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