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永乐大帝 > 分节阅读 105

分节阅读 105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会有什么问题?

当然会有问题,而且问题大了!

封建采邑制度下,每一个领主在自己的领地内都几乎相当于国王,而真正的国王对王国的控制力自然也削弱了。黄观并不知道后世会出现国王基本上只存在象征意义而不掌握实权的君主立宪制度,但他是个聪明人。一旦成立了拥有立法权和司法权的议会,那么王权自然会更受制约。

黄观之所以提出成立议会的建议,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自保。相较于成立吕宋都指挥使司,成立议会后,自己的命运就会更多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此外,黄观也相信这么做是符合朱棣心意的――要不然,《移民纪要》中为什么会特意提到“议会”这种组织?

至于说建文遗孤是否能够掌握吕宋王国的实权,这便不是黄观所关心的了。正如当时他所说的那样,如果所有的“左逆文臣”们都能够自始至终地无条件服从建文遗孤的意志,那么建文遗孤自然也就能够牢牢地掌握整个吕宋王国。但是这可能吗?

在吕宋,基本上是谁的爵位高谁说的话分量就越重。所以,大伙们便静下来仔细听黄观的意见。

“正面硬抗是万万不可的。忽略大明本土的实力不谈,仅就那三个王府的护卫兵就并不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就战士的人数而言,我们全部加起来也只不过比三个王府的户卫兵稍多一点。”

这时低下有人小声反驳:“加上土著,我们可以凑出王府护卫五倍的兵力。”

黄观摇摇头。“那些土著兵打顺风仗还能摇旗呐喊一下,若是和王府护卫兵正面硬撼,他们不反水都谢天谢地了。”

黄观不欲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又说道:“刚才景清说吕宋岛上的汉籍移民已经增加到了三万多户,可是我们这些‘左逆文臣’的老人所控制的人数,却连三分之一都不到。若是正面硬抗,不用大明本土出兵,仅王府护卫兵和后来移民过来的有邑贵族就不是我们能轻松解决的。”

想到这里时,黄观略带讥讽地摇了摇头,不再考虑这个问题,然后将思路放在了此行的目的上。

左逆文臣们的秘密会议结束后,黄观没过几天便带着长子踏上了返回帝国本土的行程。

当时左逆文臣们被流放时皇上允诺,只要升为男爵,左逆文臣的罪孽就算彻底赎清了,然后便可以自由往返殖民地与帝国本土。这一年多来吕宋的有邑贵族们实力增加得很迅速,黄观升为男爵已经很有一段日子了。之前他总是对皇上有种说不出恐惧,因此下意识地没有在升为男爵后立即返乡。但是那天看到无忧无虑却又丝毫不象读书人子弟的长子时,黄观突然意识到必须回家乡一趟了――若是不将黄昌伟送回家乡就读,那么这个孩子很可能就毁了!

中国人有一种优良传统,那便是无论移民哪里,只要条件许可就一定会想方设法地培养孩子读书。(全部小说超速更新然而在吕宋,却实在没有这种条件。倒不是说找不出读书人来教孩子,而是说周围的环境实在不利于读书。

刚刚抵达吕宋时,为了尽快获得返回大明本土的合法资格,所有的左逆文臣们都努力地发展着自己的采邑。创业之初条件是最为艰难的,大人们固然忙得是焦头烂额,就连十多岁地孩

“所以说,我们只能换一种办法。来吕宋之前,大家都看过《移民纪要》那本小册子吧?上面有一段话,说是封建采邑制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保护封建领主的利益,可组建议会。”

“皇上的心思其实很明白。若是吕宋组建了议会,那么无论是吕宋国王还是广泽王朱允、怀恩王朱允以及敷惠王朱允熙这三位监国,对吕宋的控制力都将大为削弱。”

黄观顿了顿,似笑非笑地说道:“然而如今情况特殊,三位监国都已身故。所以,我们只能提前组成议会,用以代替监国的作用,以免皇帝以此为由设立一个吕宋都指挥使司来压在我们头上……既然建议是我们提出的,那么进入贵族院的条件自然必须好好斟酌,使得在座诸位都能够符合进入贵族院的条件……”

“……至于说削弱了国王的权力的问题,只要诸位继续无条件忠诚于建文皇帝的遗孤,那么还有什么问题呢?”()

第二章还乡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