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当其生前,鉴于前代三子争立而引发内战的教训,于是将自己国土分赐予三个儿子。基辅留给长子伊扎斯拉夫;次子斯维亚特斯拉夫二世封于车尔尼戈夫;三子符赛伏洛德领有别列亚斯拉夫尔。不久后,即纪元1054年,亚洛斯拉夫病逝,临终犹立遗命于三子,令其各守封疆,不得互为侵攻,引发内乱。
帖木儿灭里——Tem_rMalik,花剌子模忽毡城守将,以勇猛顽强而获得敌我双方的称赞。
哈剌斯.哈思哈只不——Qarachakhāss-Hājib,花剌子模武将,助亦勒纳术防守讹答剌城。
怯失力汗——Keshli-khan,花剌子模大将,防守不花剌城。城破战死。
脱海罕——Taghai-khan,花剌子模大将,算端摩诃末之舅父。
秃儿罕可敦——Terken-khatoun,算端摩诃末之母。作品相关(原创)古代基辅罗斯与《伊戈尔远征记》
明安——Ming-an,契丹族出身之武将,归附成吉思汗。在伐金之战中建立大功。
郭宝玉——Go-bö-y_n,汉族士人,归附成吉思汗后,受到重用。
耶律楚才——Y_-liuTch’ou-ts’ai,契丹族出身的政治家,服务于金,后归附成吉思汗,成为重要谋臣。
耶律留哥——Y_-liuLion-ko,契丹贵族,趁成吉思汗伐金之际起兵复国,归顺于成吉思汗。
耶律阿海——Y_-liuA-qaï,契丹族出身,协助耶律留哥起兵复国,担当联络成吉思汗的任务,后成为蒙古重臣。
述说古代基辅罗斯之历史,正应验了“合则互利,分则共衰”的古训。从9世纪末勃兴至13世纪中叶为蒙古所统治,前后凡350余年,其间竟有近200年的时间处于分裂动荡之中,以至积弱不振,国势倾颓,险遭凌灭。其后遗症直至15世纪之伊凡雷帝崛起,方告消解。其间,多有对外战争之失败,国民之哀伤化为沉郁之文字,遂有《伊戈尔远征记》之名篇诞生。因拙著之中第九十二章内有涉及此长诗之部分,遂为此文以解说其始末。
一、伊戈尔远征之前的罗斯历史
古代的罗斯人,源于东斯拉夫系之民族。于纪元初生息于西俄罗斯地区。纪元6世纪进入封建制社会,遂有基辅罗斯公国之留利克王朝之诞生。自9世纪末,在其大公“先知”奥列格的带领下开始扩张,至10世纪初(纪元912年)奥列格死亡时,几乎完全征服了全部东斯拉夫诸部落,蔚然成一大国。其孙斯维亚特斯拉夫一世克绍箕裘,继续奉行对外扩张之政策(说俄国人扩张成性,原不夸张),向南屡次攻击拜占庭帝国。纪元971年,为拜占庭所击破,于撤退途中被杀,进而引发三子争立的储位之争。
其三子分别名为:亚洛波尔克、奥列格(与其曾祖同名)、符拉基米尔。混战有年,前二子俱战死,符拉基米尔一世遂立为新大公。他继位后,为了恢复内战之创伤,与拜占庭讲和,并于纪元998年接受东正教洗礼并立为国教。此后,他积极推进国家的建设,大量吸收了拜占庭文化,从而奠定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基础。
纪元1015年,符拉基米尔一世亡,其子“智者”亚洛斯拉夫立。他在位的时期,继续奉行父辈的政策,发展文化,提倡贸易,并编纂了罗斯历史上的第一部法典。使得基辅罗斯公国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均有上佳之表现,因其才智卓越,被誉为“智者”。
镇海——Tchinqaï,蒙古新锐武将,长于政务。
兀忽纳——Ouqouna,成吉思汗近侧侍卫,奉命出使花剌子模,遭到杀害。
亦纳勒术——Ïnalchuq,花剌子模讹答剌城主,因贪图财货而劫杀了成吉思汗的商队与使者,引发了蒙古西征的大战。
摩诃末——Mohaummet,花剌子模算端。
札阑丁——Djelâled-Din,摩诃末长子,坚决抵抗蒙古入侵的勇将,受到成吉思汗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