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4)《元史》及《拉施特书》均作莫那伦。《元史译文证补》及《新元史》等书均从此说。而《秘史》第46节作那莫伦。
(5)又是一个同名者。蒙古人喜欢给自己的儿子起前辈勇者之名,其中不乏纪念意义。因此,也速该才会给予自己的儿子这样的命名。
(6)《元史》作“纳泌”或“纳其”。
(7)巴儿忽真(Barghou)的地名在现今的Barghoud部落名中保留了下来。《马可.波罗》游记中确定蒙古人的居留地在“Ciorcia”与“Bargu”之间,足见其精准。“Ciorcia”指女真人所居之满洲,“Bargu”(巴虎)是贝加尔湖东岸。
(8)其实,这个“安答”所指的并非主儿扯歹,而是铁木真。此事见于《元史.畏答儿传》,畏答儿就是忽亦来,《秘史》称忽亦剌答儿。其中记载,忽亦来有一个名叫畏翼的兄长率军叛逃。忽亦来追之不能回,只好自己来见铁木真。铁木真问他,你兄长走了,你为何还留下呢?忽亦来一时无以自明本心,遂折箭发誓,如不终身事主,有如此箭。铁木真大喜,当即赠与他薛禅(贤者)之号,并与之结为安答。
“怎么办?就这么让铁木真轻易溜掉?”
札木合却好整以暇得用鞭子敲了敲马鞍,悠然说道:“战争结束啦,我们撤。”
“就这么撤了?那我们这一次岂非又是竹篮大水一场空?”脱黑脱阿不甘心得说道。
“本来我也没指望桑昆这种平庸到极点的废物能除掉铁木真,否则还真是令我对这位安答失望呢。不过,我们已经在克烈亦惕与蒙古之间打下了一个永远无法拔除的楔子,这一点已经足够啦。剩下的事情,就是他们两家之间的对决啦,我们等着看好戏就足够了。”
他用鞭梢遥指西方的天空,那里正有大片的火烧云聚集着。
(9)《元史》作朱力斤。
“看啊,多么难得的好天气啊,放开战马跑上两圈,出点儿汗,然后找两个女奴来玩玩,人生何其快哉!”
说完这些话,札木合漫不经心得催马转向来路而去。只留下脱黑脱阿一个人呆呆发愣,直到蒙古军的几支箭簇钉入他马前的地面,这才醒悟过来,连忙招呼自己的蔑儿乞惕兵马追随札木合的后尘而去——
(2)《秘史》作Kichiliq,然则正常写法应为“Kichliq”(伯希和《通报》,1930,32);《拉施特书》作Qîchlîq。G.B博士认为此词系以突厥语的“人”(Kichi)为词根,lig,含有财产之意。因此,正确写法为Kichilik。
(2)音:saulesRouges,忽剌安。
(3)土敦(toudoun)一词显然来自突厥语,意为“村落管理人”、“水流分配者”,715年统治喀什噶尔的突厥人已经在使用这个头衔了。参阅沙畹博士著《西突厥》及汤姆生译《鄂儿浑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