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使者冷冷的说道:"我家大汗果然英明,就猜到你们会推搪,因此特意命我对你说,‘当年你国的丞相完颜襄封我为札兀惕忽里,那个官有多小,想必你也知道。如今我封金主为王,已经很看得起他啦。我这些所向无敌的那可儿们还没封过王呢!"
"无礼!"
臣子行列之中倏然暴出一声断喝。声落人现,发言者已经站在了使者面前,形成护驾之势。他的年纪使人有些不可捉摸,看面容和须发,都与五旬老翁无异,惟有声音却很清朗,有着年轻人特有的金声玉振之意。
"你是什么人?"
使者双眼一翻,扫视着他。
然而,也就是在他这种宛如恶魔附体般的娱乐之中,帝国一如失控的惊马,径直冲向崩溃的深渊。
若是要在这城内寻找另一处堪相媲美的地点的话,则惟有因演义小说《水浒传》而扬名的大相国寺。这座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纪元555年)的禅宗佛寺在宋代成为皇家寺庙,那部小说之中的许多英雄好汉都曾经以此处为舞台,上演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剧目。
总之,这是一座被人类寄予无限梦想、希望、传奇的天堂或地狱,函概了人类至今可以企及的高雅与庸俗、光明与黑暗、伟大与卑怯、自豪与猥琐、英勇与懦弱、美好与丑恶……这些通通被城市这个巨大的漩涡所吸纳、卷动、搅拌,最终融合为无以名状的液体,或凝滞,或流淌,达到不可思议的境地。
然而,就在今天,这座城市迎来了一些完全格格不入的人。他们的数量并不多,相对于人山人海的市民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是,他们背后所代表的却是任何人无法漠视的名字——蒙古!对于这些富裕的市民而言,这是一个比修罗神还要震撼人心的名字。他们的皇帝就是被这些与寒流同样来自北方的蛮族所驱赶,象难民般狼狈逃窜而来,即使进入了城内,依旧惊魂未定,躲入皇城高墙后犹自瑟瑟发抖。连这样一位强力人物都遭到了驱逐,试想如自己这等平头草民,一旦遭到攻击,只怕连逃遁的余地都没有了。因此,围观者们在打量这些表情粗鲁,衣着古怪的蛮族时,心情透过眼神,流露出相当的复杂与惶惑。
处于视线焦点的蒙古使团们大约对此亦有所觉察,因此他们的眼神之中的自信愈发强烈起来。这是一个民族在其上升期内所特有的眼神,凌厉锋锐,执着无畏,宣示着敢于挑战一切的强者气魄。诚然,当年他们的祖先是乘囚车入城,之后被钉在木驴上惨遭屠戮的,而此时此刻,他们却是骑着战马,在金国高级官员的谦卑迎接下直入宫廷,这前后相隔仅仅数十年,差距却不谛霄壤云霓。
"完颜万奴是也!"
"哦。"使者微微一笑,"你就是那个野狐岭上逃跑的家伙吧?象你这样的人,如果在我们蒙古,早就躲到山沟里去啦,怎么还能有脸出现在主君身边呢?看来金国还真是有多余的粮食养一些连颠马都不如的废物啊。"
"哼!你们的口水也还真是丰富,比你们的箭簇还要多!"
使者们一路前行,直到皇城的大庆门前才下马。这些铜头铁额的蛮族,使得守护城门的金军相形见绌,只能敬畏地目送着他们大摇大摆闯入皇宫,由噤若寒蝉的金国礼宾官员引领着进入隆德殿,会见早已等候于此的金主完颜珣。
甫一见面,使者团的首领便毫不客气得提出了成吉思汗规定的讲和条件:
其一,金国割让黄河以北所有的土地;
其二,金主去皇帝号,改称河南王。
完颜珣闻听此言,面色大变:"贵国大汗开出如此苛烈的条件,未免过于小看我金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