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张凯又忙递了第二张银票过去道:“这是下官孝敬冯大人的一点心意。”
柴太监收了银票引了两个小太监回京去了。
张凯又叫人将那硫酸与白银等物进行化学反应实验,逐个品种涂到玻璃上进行试验反光率。众人开始在各个玻璃上开始见到各种清晰不一的人影时,无不惊讶万分。但是张凯对反光率始终不满意,要他们通通打碎重做。众匠人无不肉痛,要知道即使这些残次品卖出去,也是天价,所以无不更加小心努力试制镜子。
这日晚间,张凯已经砸了上百面镜子了,越发心烦气燥起来。为什么连个简单的镜子都造不出来?自己就那么无能吗?这时孙大全走了进来道:“凯子,师傅找你有事呢。”
他和胡老实拿了那最后两文钱买了一个包子,一人吃了一半,这是早餐。本来胡老实为了早上大吃一顿,昨夜就压根没吃。
于是,两个冻得乱颤的饿汉,赶着一匹瘦马拉的破马车,行驶在一条破破烂烂的小路上,好不凄凉。行人为之侧目叹息比止。
饭庄中两个认得张凯的生意人,已经把此事迅速的告诉了整个饭庄。于是,第二日就传到了后溪村……。老黑却没笑张凯,只叹了口气道:“可怜啊。”却也不说可怜张凯什么。满村的女子越发对张凯不齿起来,见面原来尚是低头急急避开。现在却要先啐上一口唾沫,再不屑的“哼”或者“呸”一声再扭头跺脚走开。此事若干年后,传遍了全世界。并在若干年后和另外一件“熏蚊事件”被称为后溪实业集团的两大秘闻。
张凯消失了几天,在风声渐弱之后,他才偷偷回来,却发现众人对他装做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一问胡老实,原来是老黑吩咐众人不许再提此事,张凯对老黑感激之及,暗道:“老黑,我错怪你了。”
却不知是胡老实没把话说完,那老黑又吩咐众人,要说也只能在外边说,决不能在村中说来说去被张凯听到。
第十三章送货
这日收了户部拨的二十万两白银便开始多招工匠,加快速度大造鸟枪。这二十万两尚是张凯花了近两万两疏松户部各个环节才能拿到,那些官爷们,没了银子怎么都使不动。
又花了大钱打通了各个环节,拿到了大量进购生铁的许可。便又在十余里外靠易水的地方,建了一座大高炉和炼焦炉可以炉产精钢万斤。周围县城的无地农民与乞丐都被雇佣来做工。一时间,后溪钢产品充斥北方。南方时不时也有客商闻风而至前来进货,但是大都感叹路途太远。不过他们显然对玻璃更感兴趣,当看到装在车间大钢窗上的足有一丈宽的纯透明大玻璃时,无不目瞪口呆。纷纷要求购买玻璃产品。一时间玻璃比钢铁都贵。于是,接二连三的高炉和工厂建立在保定河沿岸建立,所雇佣工人很快便超过了三千人。为了避免大量用水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每座高炉背后都有几个大水池分别用来沉淀圬水,其中一只水池还试养了一些藻类,事实证明效果很好。
张凯叫工人用从烟囱收集到的怪液体炼出了硫酸,又用硫酸兑入硝酸泡上棉花制造了火棉。再将那火棉经过加工制出了第一批炸药。制造了木柄手投铁壳炸弹,初期制造,只有明火引信,取了名叫“雷震子”。呈送给了戚继光。
戚继光试用之后大吃一惊,又请旨大量供应九边各卫所。隆庆皇帝很高兴戚继光的奏折中对这种武器的评价,随便封了张凯一个军器局副使,此乃从九品的“大官”。又赏了十几匹绸锻。张凯忙磕了头谢了恩,抬头一见,又是那个柴太监。忙递了张银票过去,柴太监见了票上的数额,眉开眼笑的将银票收了起来道:“张大人升得好快啊,待你督造了火器后,冯大人定会为你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