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郑芝龙不禁犹豫了。他虽然有着上千艘船只,是个海上霸王,可是由于明朝的政策,如今沦落到在海上收保护费度日,实在有些窝囊。在琉球贸易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其北有日本和朝鲜、西边有大明,南有吕宋等南洋诸国。而且听我胡诌之下,西边来的红夷也不少。足见琉球比大明要松驰,而且如果自己救了琉球,有了再造之恩,那么什么事情不好办呢?这其中的道理,郑芝龙又岂会不明白?而且郑芝龙曾经在台湾发家致富,虽然台湾现在被荷兰人占据了,但对于这类岛屿的含金量,郑芝龙肯定是铭记在心的。
我对着郑芝龙一笑,这一笑证实他心里的想法。如果是为了利,这肯定是不错的交易!“另外,郑大人如果解救了琉球,末将愿意写表向皇上彰颂郑大人功绩。如果郑大人不嫌弃的话,福建总兵这个位置明年就是郑大人的了。”我当然不是瞎吹,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郑芝龙绝对在崇祯朝坐到过这个职位。
无论是名和利,他想有都可以有。
郑芝龙睁大眼睛看着胸有成竹的我。
他万没料到我会这么直接。中国人尤其是读书人讲究含蓄,可我居然把话说得这么明白,把利益说得赤裸裸的,郑芝龙的手指暗暗捏了几圈,忽而大笑起来,拍着桌子道:“好一个爽快的唐将军!在下就给唐将军这个面子!琉球这档事,我管定了!”
闹了半天,他不是不爱名利,而是嫌名利给的太少了。商人到底是商人,如果好处太少了,纵使将他吹得天花乱坠,他也不会轻易下注的。
我心说,你在乎名利就好办。
我笑道:“原来是郑大人憋了一肚子委屈啊。那是其他人的偏见,末将可不这样看待郑大人。”
正说着,仆人移开茶水,送上了水果。
郑芝龙岔开话题道:“先不说这些。来,唐将军,尝尝这些水果。北京可吃不着呢。这都是南洋土产的。唐将军尝尝鲜。”
卷七海上漂萍第三章郑森何在?
我一看,这面上覆着的黄灿灿的一片不就是香蕉么?是了,仔细想想,好像来到大明以后没吃过香蕉。莫非这个时候,香蕉还没有引进啊?!底下还有番茄之类,通通都是在大明不曾见过的。
我灵机一动,冲郑芝龙笑道:“郑大人小看末将了。这水果名叫香蕉。末将在琉球的时候就已经吃过。莫说这些南洋的香蕉、番茄、西瓜之类,就是西方的新鲜物事末将也见过不少。什么红毛番人、佛郎机人、巴剌西、英国人,末将在琉球的时候,却也见过。说实在的,郑大人,您是行家,应该看得出来,琉球国相对来说,是个挣那些番人钱的好地方吧!”
郑芝龙万没料到我会突然扯到这些,更没想过琉球也和洋人打过交道,愣了愣,不禁道:“这倒是所言不差。”
琉球被中国、朝鲜、日本环绕,南下是南洋诸国,这样的地理位置优势,岂容怀疑?只是这种得天独厚的海上贸易黄金地段,还没有被人开垦出来罢了。就让我胡诌一把吧。
我信心满怀道:“大明自嘉靖朝以来,因避免倭寇骚扰,将沿海港口一个个都关闭了,商人们要想做海上交易,只能从明到暗,即使是郑大人您,亦不过是靠在海上暗渡成仓,其实,仔细想想实在是费力又收获颇少。相比之下,在琉球的几个港口互市贸易,正大光明,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