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裂缝
“大将军明见,将士们都想不明白,虽说羽林拱卫京师不得轻动,虎贲为何也不来增援?眼睁睁得看着我军在劣势下苦苦厮杀,朝廷到底是何用意?”
默然点点头,海威举目望向南方,冷不丁道:“克虎,你可知道功高震主!”
“咝”的倒吸了一口凉气,蒋克虎惊疑不定的望着海威道:“大将军,难道今上竟然会怀疑我们?”
“怀疑倒未必,提防只怕免不了。”海威的语气有些沉重,饶他心性稳健,这等事却也让他胸中郁闷不已。“如今帝国赋税,一大半用在了西北,朝廷自然会有外重内轻之虑。今上年事已高,想来日夜惦记的就是‘守成’一念。虎贲羽林已是最后的筹码,断不肯轻易放手。”
他说来婉转,意思却十分清楚。蒋克虎心头一冷,脑海中登时乱如缠麻:“可今上既然有顾忌,如何肯让大将军自行筹兵?”
“请说。”
章扬回手一指钦纳河:“此战虽胜,我军伤亡也堪称惨重,按理本该退回蟠龙峡休整。但海大将那边僵局未解,铁勒兵锋犹然如鲠在喉,就此而言,大人又该进军一线岭的侧翼。如此进退难决之际,不知大人欲作何选择?”
“好,好,好!”击掌连赞数声,董峻欣赏的看着章杨道:“你能考虑得这般周远,日后拜将封侯绝非难事。”他精神一震,扬鞭遥指东方道:“一线岭不比勒支山,它乃横于帝国门前的铁索,万万不可有失。如今时已深秋,铁勒之锐气难以持久。我若提疲兵,鼓余勇,振旗而下,不须交战,吁利碣便只有退兵一条路可走。何况,董某人自投笔从戎,匆匆数十载,还从未有过惧战之举。”
他虽未明确回答,章扬如何不明白?躬身在马上行了一礼,章扬告辞道:“大人气概非凡,下官便在京师等着好消息。”
******
海威轻轻一笑:“克虎你从军多年,自然明白兵家之要,首推粮草辎重。西北贫瘠,财物两缺,纵然我能募兵无数,一旦离了朝廷的支持,定成无源之水势难持久。扼住了我的咽喉,他们还怕什么呢?”
黑云如帷幕般卷了过来,转瞬掩住了满天星月。蒋克虎眼前一暗,只觉得有块巨石劈头盖脸的压在了心头。一腔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在十数万敌骑面前坚如铁石,丝毫也未曾动摇过。然而与这无端的怀疑微微一碰,生生便露出了几丝裂缝。
他用力地摇摇头,像是要说服海威,更像是要说服自己:“大将军,也许,也许我们想岔了。起码董将军勒支山遇险,朝廷并未视之不顾。”
就在同一天的晚上,海威也送走了帝国宣慰使。当负责护送的百余名骑兵彻底没入夜色中,陆天明在旁不屑的撇嘴道:“口惠而实不惠。”
“够了!”海威低斥一声,瞪了瞪他道:“今上封我为安北公,许我于军中自行筹兵,更赐名奋威军,此实属武人无上之荣耀。从今往后,你要再多嘴,休怪我治你一个大不敬的罪名。”
“是,卑职知道了。”陆天明噤声应道。这时旁边中军副将蒋克虎冲着他挥了挥手,看着他退下后,漫步来到海威身旁:“大将军,其实天明说得没错。虽然这次军中上下封赏不少,但援军却是一兵一卒也没有。比起董峻既得援军,又进位大将军,委实让人心中不服。自行筹兵虽好,可毕竟远水难解近渴啊。”
盯着蒋克虎看了半天,海威摇头笑道:“克虎,当年你与郑桢同时进了我的麾下,又几乎同时升什长、校尉、游击、偏将、参将、副将,足可称为我的左膀右臂。可你勇猛过之识见稍逊,若是郑桢还活着,决不会像你这样。”一提起郑桢,蒋克虎神情黯然,海威的笑容也收敛了起来,他肃容道:“有些话对天明他们不能说,但是告诉你,我却十分放心。”
蒋克虎猛一抬头,眼中瞬时溢满了激动。轻轻的拍了拍他肩膀,海威示意随他一同坐下:“今上握着虎贲羽林二军,迟迟不肯增援,我知道将士们心中都有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