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鱼鳞
马儿缓缓顺着山坡而下,透过不时掠过头顶眉梢的枝叶,章杨始终留心观看场中进展。那李邯与吴平二人都是知根知底,这回演练起来你一拳我一脚更加精彩出众。李邯仰仗手中骑兵多机动力高,忽来忽往反复冲击吴平的左右两侧,而吴平自知己方弱点,稳扎稳打凭着步兵密集的阵势缓缓向前压迫。不一会章杨一行接近了营门,场中的种种细节清晰入目。只见双方都以木质器械代替实兵,前头沾以白灰,凡命中要害一次或者击中其它部位两次以上,则判定对手丧失继续作战的能力。这样一来虽然较之实战稍有不如,可比起以往对着木桩草人干练高明了许多。唯一让人有些遗憾的,就是采取了种种措施后依然不能完全消灭受伤断骨的危险。
“你终于来了!”董峻抢出了几步,率先迎向了章杨。稍有些激动的声音在旁人听来以为他是求贤若渴,可章杨清楚,那是因为他遵守了自己的诺言。毕竟,放弃炙手可热的烈风军统领一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出的决定。
是啊,在一条高贵无比但束手束脚的龙和一只辛苦奔波却无拘无束的鹰之间,一万个人可能只有十人会选择后者,而他,就是其中的一个。无论前途多么坎坷未来多么模糊,作为九死一生的义军幸存者,他的方向早已经被鲜血指定。
极其标准的行了一个军礼,章扬跃下马来拱手道:“前烈风军参将,帝国西北从司马章杨参见平贼大将军。”
董峻并未还礼,他亲切的上前拉住章扬的手臂道:“章将军不必多礼,我平贼军中上下一心,并无高低贵贱之分,这等繁文缛节,今后勿须再用。来来,现在李吴二人正厮杀的热闹,你我一同看看他们的手段。”
******
穿过一处峡谷,章扬隐约听见山那边传来的呐喊声。他回头一望,只见众人疲倦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离开了那瀚之后,为了抢时间,他们潜踪隐迹偷偷穿越了铁勒人的领地,一路上风餐露宿还要随时注意四周动向,只不过大半个月的功夫,人人都廋了一圈。座下那匹离开京师时精壮无比的骏马,如今也成了廋股嶙峋的模样。好在,这一切都要结束了!
翻过了最后一座山峦,章扬已经注意到自己似乎正巧遇上了蟠龙峡大营的合练。和山头上董峻派出的斥候交谈了几句后,他不由庆幸自己回来的及时。峰下不大的场地里,密密麻麻的排满了数万军兵,层层叠叠的枪林刀海,把杀气直送上云霄。忽然,鼓声一振,一彪轻骑突阵而出,直扑对面步卒排出的战列。那数千烈马由缓到疾,似标枪激射而出。宛如巨石投入了池塘,迎着轻骑突击的方向,守方的阵势开始散动。一重两重三重,那支锋芒毕露的骑兵起初荡起无数涟漪,慢慢的却又被彻底消融吞没。看清了那个阵势极富弹性,章扬不禁向斥候问道:“下面统领守方的是哪位将军?”
那斥候也正瞧的开心,闻言连忙恭敬的回答道:“回将军,是左军副将吴平吴将军,负责进攻的是前军副将李邯将军。”
脑海中重现吴平手拎铁锤冲锋陷阵的英姿,章扬点头笑道:“原来是他,想不到吴将军除了一身武勇,于兵法韬略也颇有心得。”
此时场中两军汇聚,已经绞杀在了一起。李邯统领的两万轻骑一边轮番冲击着吴平所部,一边尽量和对手拉开距离,给自己下一拨人马留下足够的冲刺空间。从场中局势来看,吴平这一段的训练确实十分出色,现在守方的步卒虽有三万之众,却以五十人一组自成体系,间中以少量的游骑作为联系,即便是其中一部经不住骑兵的冲击而溃散,也丝毫不会影响邻近的部队。
李邯端坐在阵旗下,眼看着手下突击了几次,却总是击破敌方十余支小队后又被更多的敌人迟滞进而消灭。更让他心神不安的是,配备给吴平的五千骑兵,除了那些三三两两半是传令半是战士的游骑之外,依然躲在阵中没有出现。扭头望了望营门高处,迎风飘荡的董字大旗下,数十名将佐校尉正簇拥着董峻向这里观望,他钢牙猛咬,恶狠狠道:“传令,前队回转,王、孙二将军率所部进击敌方左右两翼,周参将招齐部下,随我直破中央。”那王孙二人倒还罢了,都是最近才从府兵城卫中提拔的新人。可姓周的参将却是曾经转战南北的知兵老将,这一次更是临时调来统帅将近万余骑兵的中坚。听到李邯的命令,几人不由一震,鹿死谁手眼看就要水落石出了。
听他赞扬吴平,那斥候的脸上露出骄傲的神色,他挺胸答道:“不是下官夸口,但凡是董大将手下出来的将军,哪个不是独当一面的好汉。”
“哦?听你的口气,也是个老兵了。”饶有兴趣地望了斥候一眼,章扬这才注意到,此人虽然年轻,但在外袍下的服饰却表明了他校尉的身份。
那校尉脸色一红,可胸膛却挺的越发笔直:“是,下官跟随董大将已经有三年了,其实在勒支山脉下官见过将军。不过那时形销骨瘦,和现在是不能比的。”
章杨点了点头拍拍他的肩膀,和气地说道:“好好干,也许有一天,在下面指挥的人中会有你一个。”
“谢谢将军。”那校尉虽然正在和他交谈,但丝毫没有放松对周围的注意,这时他指着下面营前舞动的一面旗帜道:“将军,大营回话,董大将令将军一行速去中军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