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中华帝国1908 > 第68章

第68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此后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北洋舰队数艘军舰被掠走,海军建设再度经历波折。1905年,清政府在南洋大臣周馥建议下,命令统一南北洋海军,叶祖圭任提督,同年叶在军中去世,由萨镇冰接任。1909年光华维新之后,任命萨镇冰为海军总司令,把全国五支舰队(北洋、南洋、福建、广东、湖北)统一改编,分为巡洋和长江两个舰队,由程璧光海军中将任巡洋舰队统领,沈寿堃海军中将任长江舰队统领,萨镇冰海军上将任海军总司令。

两支舰队的军舰有:巡洋舰“海容”、“海筹”、“海琛”、

“海天”、“海圻”、“肇和”、“应瑞”、“飞鸿”八艘,驱逐舰“飞霆”、“飞鹰”、“龙湍”、“建威”、“建安”、“建康”、“豫章”、“同安”八艘,炮舰“鲸波”、“江鲲”、“江犀”、“永丰”、“永翔”、“江元”、“江亨”、“江利”、“江贞”、“楚泰”、“楚同”、“楚豫”、“楚有”、“楚观”、“楚谦”、“舞凤”、“联鲸”十七艘,鱼雷艇“海龙”、“海犀”、“海青”、“海华”、“辰”、“宿”、“列”、“张”、“湖鹏”、“湖鄂”、“湖鹰”、“湖隼”十二艘,训练舰“通济”一艘,实力还赶不上全盛时期的北洋舰队。

文璧曾经在装甲巡洋舰“经远号”上服役过,但是当舰长毕竟是另一回事。

文璧顺着前甲板向前走去,那里已经有穿粗蓝布工作服的作业队在走动了,他们正忙着躲闪光脚的甲板水兵冲洗甲板时水龙带里喷出来的水。脚底下铁甲板踩上去很舒服。海港里的和风带有刺鼻的气味,闻起来也很舒服。这正是文璧熟悉的世界,由庞大的战舰、强有力的机械设备、活跃的青年水兵、重炮和大海所组成的井井有条的世界。长期在外游历之后,他终于回家来了。

但他一想到二十年前刘公岛悲惨景象,兴致就淡下去了。海港水面上浮着一层黑黑的油,凸出在水面上的是翻了身的“定远号”战列舰的有条纹的红色船底,就凭这令人厌恶的象征,表明了整个北洋水师的奇耻大辱。而如今,刘公岛已经落到了英国人的手里,中华帝国北方的优良军港,就只剩下烟台一处了。

“海天号”当然不能和“定远号”相比,尽管它是中国近代海军中仅次于“定远”级的大舰。“海天号”长424尺、宽46尺8寸、吃水19尺、排水量4300吨、载煤量950吨、载淡水量337吨,军舰动力为4座燃煤锅炉、2座3汽缸往复式蒸汽机,功率虚数3400匹马力、实数17000匹马力、标准航速12节、最大航速24节、编制445人。主要武器有

8吋阿姆斯特朗主炮2门(舰艏艉各1门),4.7吋阿姆斯特朗炮10门,47mm阿姆斯特朗机关炮12门,37mm阿姆斯特朗机关炮4门,7mm马克沁机关炮6门,鱼雷发射管5具。比起“定远”、“镇远”来,主炮较小,舰身较薄,对鱼雷的抵抗力要差得多。可是,文璧海军上校在岸上长期工作之后,这艘战舰在他看来却显得很大。他站在飘扬着的蓝色舰首旗和锚链近旁,回头望着炮塔、三脚桅杆和一重重凸出在阳光中的桥楼,简直有点信不过他自己。这条战舰比起他最后当过舰长的那艘驱逐舰来,不知要大多少倍。当战列舰的舰长一直是他的梦想;但自从“镇远”被日本人俘虏,“定远”自沉之后,战列舰只是中华帝国海军不切实际的梦想。虽然光华维新以来,中华帝国的国力蒸蒸日上,但帝国皇帝却不知吃错了什么药,除了为组建海军陆战队,建造了大量的登陆艇之外,一艘战列舰也不肯为帝国海军建造。没有战列舰这样的海上霸王,能打赢海战么?

1906年,在英国下水的一艘军舰让世界感到了震惊,这就是“无畏”号,这是一艘被称为“让任何现有战列舰在一瞬间陈腐化”了的军舰,当时各国战列舰的一般装备为双联装12英寸主炮两座,单装或者双联装8到10英寸准主炮6到12门,由于口径各异,自然让弹药供应以及着弹观察修正变得极为复杂。然而,“无畏”号首次采用了单一口径,12英寸主炮10门,这种统一了的主炮口径使其在海战中立于有利之地。“无畏”号的问世宣告了一个海军新时代——无畏舰时代的诞生,而中华帝国海军,却停留在巡洋舰时代。

中华帝国以前的对手,如今的假想敌,日本海军已经成为世界海军五强之一。齐藤实海军大臣于1906年向内阁提交了一份海军发展计划提案,要求在近期内建造战列舰(约2万吨级)3艘,装甲巡洋舰(约1万2千吨级)4艘。然而,刚刚经历过日俄战争的日本在财力上力不从心,无法一下子满足海军方面的要求。1907年3月18日,日本第23次内阁会议决定,先行建造2艘战列舰(“河内”号、“摄津”号)和1艘装甲巡洋舰(“金刚”号)。2艘战列舰于1909如期开工,1910,齐藤实海军大臣以组建八八舰队的名义,再次向内阁提交了扩充海军军备的提案,该提案一改各海军列强奉行的造舰方针,要求建造一等战列舰7般,一等巡洋舰3艘,其它舰只41艘。1911年3月,内阁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海军大臣的提案,决定中止原定的造舰计划,自1911年起,将所有舰艇建造的预算合并为“军备充实费、军舰制造费”,每年拨款1、58亿元(旧日币单位),一定6年。这样一来,装甲巡洋舰的建造数量一下子增加到4艘(“金刚”、“比睿”、“榛名”、“雾岛”)。到了光华六年,公元1914年,日本海军已经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巡洋舰编队。

反观中华帝国海军,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海军精华尽失,原北洋舰队作为战争失败的替罪羊,官兵被全部强行遣散,总理海军衙门及内外海军学堂全部撤停,清政府中的顽固派认为是办海军而招来了灾祸,主张韬光养晦,彻底停办海军,否则会“欲御侮反而适以招侮”。但在直隶总督王文韶等人的一力坚持下,清廷于1896年下令重建北洋舰队,并准备聘用原北洋水师总查琅威理回华教练,1898年戊戌变法时光绪帝更是提出“非添设海军、筹造兵轮无以为自强之计”,经过数年努力,至1899年,重建后的北洋舰队初具规模,同年4月,清廷任命叶祖圭为北洋水师统领,萨镇冰为帮统。

第三卷日出东方第八十六章啊!海军(二)

(更新时间:2005-10-219:10:00本章字数:2315)

反观中华帝国海军,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海军精华尽失,原北洋舰队作为战争失败的替罪羊,官兵被全部强行遣散,总理海军衙门及内外海军学堂全部撤停,清政府中的顽固派认为是办海军而招来了灾祸,主张韬光养晦,彻底停办海军,否则会“欲御侮反而适以招侮”。但在直隶总督王文韶等人的一力坚持下,清廷于1896年下令重建北洋舰队,并准备聘用原北洋水师总查琅威理回华教练,1898年戊戌变法时光绪帝更是提出“非添设海军、筹造兵轮无以为自强之计”,经过数年努力,至1899年,重建后的北洋舰队初具规模,同年4月,清廷任命叶祖圭为北洋水师统领,萨镇冰为帮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