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山河赋 > 194 第二十四章 前夜 上

194 第二十四章 前夜 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但是这枚棋子用晚了便毫无意义,等到清扬高举叛旗的时候才推出来,白白送涟明苏性命。故而,对于这些人而言,最好的时机便是清扬离开京城又尚未发动之际,能够因此让朝廷早做准备,甚至立刻反映,迫使清扬仓促举事或者根本来不及举动。

而在此之前,他们还需要一些更确切的证据来补充,如果不得不牺牲涟明苏,至少要让他的牺牲有价值。至于这个突破口,有一个人提供了选择,她在正亲王府对着花子夜,用口型无声的吐出两个字——“皇后”。

然后,十二月十三日,苏台清扬带着几个亲信离开苏台京城永宁。

清扬离开永宁城的前一天,京城的一角发生了一件小事。长林班舞伎织萝和同门们应邀去唱堂会,回来的时候已经过了宵禁,那家派家丁拿官家的牌子送他们回去。班主早就叫好几乘轿子来伺候班内的几颗摇钱树,最舒服的那乘当然是给织萝准备的,剩下的扛着乐器、衣服箱子说说笑笑往住地走。就在距离他们租下的那个院子一条街的地方,一群黑衣蒙面人袭击了这些人,长林班众人哭叫成一片,四散而逃。然而进攻者很快发现他们可能犯了错,尽管长林班的人四散而逃的样子非常正常,可抬轿子的人一个个镇定自若,轿子放到地上的时候依然小心翼翼。

寒光闪现的瞬间,普通的轿夫挺起胸膛,迅速移动的脚步以及井然有序的队列告诉来犯者——这是一群受过严格训练的人。

于是,在苏台历两百二十八年十二月,西城玉台筑正式冠家名苏台,皇帝册封其为正亲王妃。这是西城家族三十年来第一位亲王妃,也是继雅皇帝时的韵宾之后西城家在皇族中获得的最高地位。而在苏台王朝,则是八十年来第一位行过暖席礼又是男子的亲王正妃。

就像永亲王担忧的那样,违反常例的事十之八九不会得到祝福,苏台迦岚的这个选择为她在永宁城高官贵族间赢得的取笑显然比祝福或者钦佩要多。连在后宫的秋水清也不断地听到关于这个婚事的窃窃私语,其中有些猜测的恶毒让卫家的新任当家震惊。直到某一次两个低阶女官在那里猜测玉台筑是如何“勾引”上正亲王的时候,忍无可忍的秋水清走上前去狠狠给了对方两个耳光,当着众人的面怒道:“你们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么?你们嚼舌头的对象是苏台的正亲王,今上的亲姐姐!卿等如此胡言乱语,置圣上的体面于何处?再让本官听到有人出言不逊,以大不敬治罪!”从此,至少在表面上,此类流言蜚语从后宫绝迹。

但是在朝堂上甚至在民间,对于这么个王妃的出现人们各有想法,也各自从这个话题中寻找乐趣。朝房内自然是人人向西城照容道喜,来不及去鹤舞送礼,便提着各种珍奇物品踏破了西城家的门槛。可一转身,压低声音说“西城家的儿子还真有手段”,然后彼此交换一个心领神会的表情大笑而去。

玉藻前某一日和丈夫谈论这些闲话,白皖忍不住为自己昔日的主上受到的非难而愤怒,言语间难免也有几分责怪迦岚不该娶不和礼法的王妃,徒惹人笑话。玉藻前嘿嘿一笑,用筷子指着他的鼻子道:“亏你好意思说这种话。难道我娶你的时候没被人笑话够?还当你能因此对正亲王妃的遭遇感同身受呢,真是没见识的男人!”

白皖被妻子骂了一顿且非常难得的说不出反驳的话,想想自己的这场婚姻确实也是被人当作笑料看待的,相比较自己,玉台筑的暖席礼并不违礼法,也没什么错。结果那天晚上害得他不敢正视妻子的眼睛,每次看到她那要笑不笑的表情就抬不起头来,着实让玉藻前扬眉吐气了一番。

战斗的过程并不是很长,来犯者同样受过严格训练,事出意外立刻撤退。于是当一队巡夜的士兵被惊动跑过来的时候,所看到的是轿帘掀起,从中走出神态自若的玉藻前和缩在他身边一脸惊恐的织萝。

等到这群人回到他们租赁的院子,里面走出日照,向着玉藻前一礼到地。后者皱着眉道说:“为什么我会答应你这种莫名其妙的要求呢……”日照笑道:“不过看样子小人的猜测没有错,若非大人相助,织萝少爷大概已经被五花大绑塞在麻袋里运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

玉藻前一面往外走一面四处看看,挑眉道:“该死的你们两个还不肯向本官说明白理由。”

苏台迦岚在四季如春的鹤舞与新人缠绵眷恋之时,苏台东北方的叛乱却日渐扩大。鸣凤军与茨兰的军队进了几次正面交锋,双方各有胜败,鸣凤军不敢继续攻势,转而守住鸣凤与叛军控制地接壤的几座城池,采取守势。鸣凤大都督向朝廷告急,请求朝廷直接派兵支援。

苏台偌娜想起了清扬的主动请缨,然而没有等到她向清扬询问,后者却上书向皇帝请辞,她要返回自己的封地永州。花子夜听到这个消息狠狠的跺了下脚,骂了句足以让人脸红的粗话。他和照容等几个可靠的大臣商量过,还秘密约见了镇守京城三营之一的丹舒遥父女。几次讨论后,觉得若是有机会,就让清扬领军去平叛,在她离开京城陷入与茨兰的苦战之后,西城照容等人立刻在京城发动,让涟明苏自首招供,拿出相关证据,接着说服皇帝收回永州,即刻派兵控制永州,搜查亲王府,扣押永州夏官并将永州军队中的高级将领尽皆更换。到时候清扬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无从施展。

然而,和亲王显然预料到了这一危机。

对于逍音的审讯到十一月中旬后忽然没有了进展,原因便在于对涟明苏的处置上。二十多年来涟明苏清廉如水,且不遗余力地提拔青年官员,不与任何人结党,一向声誉卓著。尤其是受过他提拔的官员不下百人,有许多已经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不管是照容还是白皖,都不忍心进行会让涟明苏身败名裂甚至丢却性命的最后一击,更何况,这其中还牵扯到西城家族。

涟明苏是他们揭穿清扬谋逆之举最重要的筹码,但是并非万无一失。他虽然是朝廷高官,可罪民这个身份足以让他所有的证言都大打折扣。倘若不能一击成功,清扬和那些与她密谋的大臣们恰好可以反过来打击西城照容,使国家再失栋梁。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