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山河赋 > 206 第三十章 势如破竹 上

206 第三十章 势如破竹 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尽管万般不甘,她那点能耐也只有在肚子里生闷气的本事,要她象流云错那样一开始被人指着鼻子骂完八辈子祖宗,最终却让天下人为他歌功颂德,她永远没这一天。就算是宛明期那样的她都得重新投胎才有可能。于是当某一日鸣瑛走到她面前的时候,她忽然意识到属于她的机会来了。

还有什么比当开国功臣更能扬眉吐气的?

只要偌娜的王朝颠覆了,属于琴林家族的时代也就终结了,到那个时候那家人再也不能对她耀武扬威,或许还要来求着她这个王朝新贵。

这是她这一辈子最大的赌注,也是她第一次倾尽全力去做的。

这件事原本看上去很简单,她对清扬拉拢大臣们的行为听之任之,等到清平关上那个人一开城,她便可顺理成章的把所有人叫来说:“丹霞可依者,清平关。如今天险已失,继续抵抗也不过是让百姓多一些伤亡,我想要顺应天意民心,不抵抗永州军,你们看怎么样?”那里面原本就有不少和她一样提前投靠了清扬的,至于那些不知内情或者死忠的,让他们去打几场也好,丢了三五座县城,再提不战献城更加理所当然。

接替卫方的这位郡守在丹霞的名声还算过得去,对待他明霜也很客气。一度他认为这是新郡守的宽宏和公正,现在想想可能是因为知道他是和亲王的棋子。

清平关快要撑不住了,他这样想着,最多再十来天,所有的人都会意识到援军是不会到来的,当然也会意识到他们的郡守其实倾向于“开城投降”,到了那个时候军心将会动荡。然而,还有他更害怕的,那就是丹霞大营。

他知道鸣瑛在丹霞大营上花了多少功夫,他甚至奇怪为什么少朝到现在还没有举动——她是在等待一击必中,又不会过于消耗丹霞大营力量的机会么,还是……少朝并不打算把赌注押在和亲王身上?或者他们早就开始行动了,只是自己还没有觉察?

他深深叹了一口气,纵然曾经纵横西珉,他现在能够动用的资源还是太少了。

明霜一面忧心忡忡,另一面强打精神鼓舞士气,同时不断派出快马急报向丹霞郡守求援兵的时候,鸣瑛也在为清平关战事彻夜难眠。

然而,事情的发展越来越朝着奇怪的方向前进了。

最不应该,最不可能背叛的那个人却在清平关告诉天下人:“我为朝廷死节。”暮连蕴得到清平关请求援兵的公文时一身的冷汗,暗说“不可能啊,那地方就不该有请求援兵的那一天啊”。等到问明原委,暮连蕴反而下定决心要“忠诚”清扬到底了,因为她一个晚上踱来踱去后得出了第二个结论:“如果现在再后悔,那个明霜将来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一定会把我曾经投靠和亲王的事情出卖的。既然他已经提前向朝廷示好了,我学样也没用了,也不可能封官加爵超过琴林,倒不如继续为和亲王卖命吧。”

当然她也后悔懊恼了一番:“我为什么没有想到还可以这么做呢……”

清平关告急,丹霞郡上下奉命来郡守府议事。她这点聪明还是有的,知道纸包不住火,压下告急只有倒霉的更快的份。城关告急,是武事,最有资格说话的当然丹霞都督。不过苏台的规定,边关以武治文,都督为大;内地以文治武,郡守为大。丹霞只有清平关因为粮草转运而意义重大,除此之外并不是一个兵家必争地。丹霞都督只有四阶,且没有真正的兵权,所有兵马调动都要通过郡守批准,不象扶风、凛霜和鹤舞,军政分开然政以军为先。暮连蕴问众人如何应对,众人自然不管有没有收过钱的,肚子里打什么小九九,面上当然一连串的“自然是立刻派兵”“兵发清平关”。

暮连蕴说本官也是这个意思,不过我们丹霞军队有限,仓促间能够凑出来的只有几千人,攻城的军队有好几万,我们是不是应该先谋划好必胜计谋再出发。

此时清平关告急的公文还要十天才会出现在皇帝面前,丹霞郡郡治丹州的许多人也在为这场战事牵肠挂肚,权衡利弊。清平关外,两军处一交战,不到三天功夫快报就进了丹霞郡守府。明霜的亲笔,写的言简意赅而情辞兼备,请求郡守速速派兵。

这位丹霞郡守名叫暮连蕴,家名一个“司”字。司家祖籍齐郡,共有五十一年历史,二十年前移居苏郡。司家并非大家,祖上进阶成功后虽然五十年来始终有人进阶为官,可自从开系的当家故后再也没有三阶以上的官员出现,直到这位暮连蕴才算有了转机。然而,这位时年四十九岁的司家人并非完全因为自己的能力而获得地位,她之所以在四十岁之后从五位官上连连升迁,最终获得丹霞郡守三阶高官,完全是因为她的二儿子九年前嫁到了琴林家,嫁的还是琴林叶芝的小妹妹。琴林家的这位位在三阶的姑娘比夫婿大十五岁,又是续弦,可暮连蕴全家包括她那当时只有十八岁的儿子都为这门亲事欢天喜地。暮连蕴更是抱着儿子说你生得那么漂亮娘就知道不会白白浪费,如今你攀上这门亲事不要说自己一辈子荣华富贵,连娘啊,你的姐妹都要靠着你富贵。果然,儿子嫁出去没多久做母亲的就提到了四阶,她那几次考试都没中的女儿也在当年郡考进阶。

尽管靠裙带关系升官,暮连蕴的人缘和官声都还过得去,她性情温和,表现上也谦恭有礼,比如她调任丹霞郡,对卫方的政策一概沿用,卫方重用的官员她见了面也客客气气,断没有新官上任非要三把火的架势。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丹霞地方官最多说这位长官平庸,但是找不到更严厉的指责方式。然而,这一次清平关的告急却让人看到了意料之外的地方。

或许就连暮连蕴的亲人都想不到他们谨慎、平庸的母亲会选择把自己和家族的未来压到一场叛乱上。暮连蕴平庸到乏味的外表下也有让人难以理解的野心,而这份野心恰恰是在她的儿子嫁入琴林家她飞黄腾达之后才产生的。一开始她是很满意一切的改变的,官位提高了,来溜须拍马的人增加了,家族里的人争先恐后围绕在她身边,让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满足。

然而,这一切的满足都只有在属于她的领地里,到了琴林家,她顿时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琴林家根本不稀罕多这么们姻亲,上门看望亲家和儿子的时候那家的奴仆都不拿正眼看自己。尽管嘴上叫着“亲家太太”,但那眼神,分明在说“又是个上门要饭的”。就连她的儿子都嫌家里丢人,让她:“别总来看了。我要什么有什么,让爹别再送东西过来了。还有,那些吃的最不要送来了,我现在的口味变了,那些都不爱吃了。”她在儿子面前唯唯诺诺的应了,在琴林家奴仆皮笑肉不笑的表情中离开,次数多了忍不住要想:“凭什么我要在他们面前当孙子。那些人什么地方比我能干,比我出色,不就是投了个好胎,生在好人家。不就是我的儿子只卖了侯门,他家的女儿卖给了皇帝!”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