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 第三十章 势如破竹 上
清平关城墙毁损的真相是在战斗结束后很长时间才浮出水面的,城墙毁于火药,背叛清平关通敌炸城的便是那丹霞司士的小女儿。
此人并不是有多么大野心的人,她的母亲和姐姐收受鸣瑛贿赂,与清扬暗通款曲的时候,她一直持反对态度。不过随着事情的进展,她更反对母亲那暧昧的态度。既然是乱世,既然已经做错了,一定要为自己和家庭寻找最好的道路,即便是冒险,那也是值得的。
“相比较越来越昏庸贪婪,丝毫不顾惜的百姓的皇帝,还是苏台清扬更值得投靠”,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想法。和纯粹投机主义的丹霞郡守不同,她打从内心深处崇拜苏台清扬,将其看作安靖振兴的希望。只不过她觉得自己才华有限,也没有背景,虽然崇拜,却不曾有主动投奔的志气,然而,她母亲清平关最高武官的微妙身份,却使得她最终被推到了那个地步。
或许此人想要借此机会为她崇拜的人做点事,又或者她忽然产生了要成为苏台中兴功臣的念头,具体的原因已经没有人知道,因为这位年轻女子在清平关城破后的混战中中箭身亡。人们所知道的是她从城外的神庙中通过熟悉的巫女拿到一些炼丹用的火药,然后在她负责的那段城墙下的兵营中点火炸墙。她事先已与城外敌军约好,一听到爆炸声立刻攻城。城墙的损坏其实并不严重,但祸起萧墙,又是仓促应战,一时之间兵败如山。
到了晨曦初起,清平关上已经遍布敌军,城门也岌岌可危。
明霜穿上轻便的铠甲跑出官署,一下子置身于冰冷的月光之下,七月清平关的夏夜,微风吹拂湿气弥漫,在满天星辰的陪衬下,一轮初月静静的照耀着。清平关不大,关内只有一条主要街道,笔直的穿过整个城关,丹霞司库府即丹霞钱粮转运总属就坐落在这条街道的中点,一出门就可以望到路的尽头高耸的清平关城楼。月光下城楼上火把照耀,人声与兵械之声一直传到城的另一端,惊醒了夜中的关城。
明霜带着文武官员和随从飞马到城门,见高耸的城墙南侧象是坍塌了一片,缺口上,敌军争先恐后的翻过来。丹霞守军显然是仓促应战,城墙上的防守一眼看上去就毫无章法,兵士们在浴血战斗,但是节节后退,越来越多的敌军翻上城楼,檑木撞击下城门摇摇欲坠。
“快要抵挡不住了!”明霜这样想着。他早就预料到敌军会在大雨停止的时候发动猛攻,但是没有想到会如此快速,而且用这样的方式。
“敌军早就观察到今天会雨过天晴啊——”他忍不住咒骂自己,他怎么就忽略了对方的阵营中有着号称“千月素再世”的苏台第一神师呢。“所谓神术也就是对自然的变化比之旁人有着更深更敏锐地了解罢了。观星象而知风雨,观地势土色而知五谷,如此而已。”这是昭桐影某一次和他聊天的时候说的。在他问“难道没有更神秘的东西了么?”的时候,对方的回答是:“大概是有的吧,不过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超出我理解之外的神秘。”
明霜在天文上一无所知,西珉也有类似的巫女,不过这种学问在神巫家族代代相传,外人很难接触,反而不像安靖,天文星象是官学必修的科目,虽然真正高深的也是在神庙或者神巫家族中流传。连日大雨,明霜也请来清平关周围最有名的神庙中的神师,询问她天文方面的问题,此人说只知道大雨会延续好几天,但是到底几天实在算不准。
守军依然拼死血战,可军心动摇,幸好明霜平日里颇受将士敬仰,众人见他一身铠甲在城上举剑迎战,箭插着脸颊过尚且不后退一步,皆大为感动,仍可坚持一阵。
便在此时听有人高喊:“不好啦,敌人的援军到了——”
明霜举目观看,但见远处尘土旗帜招展,从永州军之后呼喊着过来,距离尚远一时看不清来者是谁,然而那个方向绝对不可能是丹霞援军,明霜心里一个激灵,暗道:“罢了,我命休矣!”
“在天时地掌握上,敌人和我们简直是一天一地的差别。”
刚刚得到报告的时候,明霜以为是丹霞山因为连日暴雨发生山体滑坡而造成城墙毁损,然而第一眼看到城墙,他就知道并非如此。丹霞山靠近城墙的山体完整无缺,而“崩塌”的地方距离山体有很远距离,也看不到有明显的落石痕迹。
“这不是自然破坏。”他这样断言,一句话出口,跟随在他身边的文武官员们一阵冷汗。
清平关城墙两年前刚刚进行过一次大修,那次修整是在他的主持下完成的,也是他带冬官亲自验收,绝不可能因为“年久失修”或者“偷工减料”在几天大雨下就崩溃。
清平关内还有人通敌——他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事实也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