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富翁之异时代风云 分节阅读 107
另外,我还要求韩志钊加强对水兵的训练。我要每一位水兵都是优秀的水手,并让他们熟悉船只的构造和驾驶,如果有需要,随便一个士兵都可以做舵手。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实际操练,也需要时间。而我却没有足够的时间给他们,而那些练习火药武器的士兵更需要实际操作,我让他们都上船去实习。思虑再三,我想,就让我地琉求之行做他们的实战演练吧。
利用这半个月的时间,我联系了泉州的商行,将商行联合起来组成商会,正式成立了南洋公司总部,然后挑选人手跟我去澎湖和琉球。
我将我的第一艘武装商船取名为“云阳号”,然后带领其他七条小型武装战舰前往澎湖和琉求。就是小型武装战舰。其实排水量也有一百吨左右,完全是战斗装备。我听张承四说琉求也有海盗。主要抢劫往来南洋地商船,所以我要先除去这个毒瘤,为自己下南洋作准备。
我们一行八条船浩浩荡荡扬帆出海了。
当然,这次去澎湖和琉求主要是探路,建立据点,便于以后往来的南洋时做个中点站。我只带着少量的商品,这是打算送给高山族人民以及当地汉人的见面礼,一些瓷器和丝绸,希望可以让我带的贫民与他们和睦相处,共同开发这宝岛台湾。
好在我去船坞的时候正好有一艘即将制造完工的大型商船,排水量有四百吨,虽然离我的构想还有一定的距离,但也算得上是目前世界上好大的商船了。我立即将其购买下来,然后让他们按我的要求改造成三桅三舱,并且给我装几门大炮上去。既然目前海面上不平静,我就必须将我的商船弄成武装商船。
在等待的同时我上书皇帝建议在此设立市舶司,向往来的商船收税,皇帝对充实国库地建议一般都是予以采纳的,更何况这是我端木秀的建议。很快,朝廷的批示就下来了,在泉州设立福建市舶司,由我全权负责。同时朝廷在明州也设立了市舶司,称两浙市舶司。
原来像泉州、明州、杭州这样的海口。政府都有管理海外贸易的官员,只是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目前,海外贸易事务都是由当地水师负责人兼职的,因为周涣已经回杭州去了,我就只能领先赵孟德了。
就这样,我很快就像模像样地将大宋的第一个海关建立起来了,为适应港口城市的发展需要,我又将城墙往外扩修了不少。除了泉州湾,我又计划整修出另外两个海湾来,深沪湾和围头湾,在每个港湾中各有四个支港,这样就应该能够满足泉州的商业发展需要了。
市舶司对往来的商船进行检查并收取关税,使大宋与南洋的贸易逐渐规范起来。所有出海的船只必须从市舶司拿到“船引”方可出海,否则视为非法。将我的具体工作报上去,皇帝看了很满意。我知道,他之所以满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为大宋征得的税收。
另外,我听说目前琉求上也有很多汉族的人民,他们是东汉末年至今从福建一带迁徙过去的移民后代,在那边过着无政府的自由日子,不过很快他们就将成为大宋地子民了。鉴于此,我特地带上了大宋目前最先进的家具和简单的机械,还带上了打铁的工匠。今后,我还会将各行各业的工匠都带到岛上来,让琉求尽快发展起第一个城镇。
一路上风平浪静,大海向我们展示的是她温柔的一面,尤其海上的日出日落,对于初次出海的人来说那绝对是人间至美的景色。连我自己都有些沉醉了,差点就忘了暴风雨来临时大海地恐惧和愤怒。
第五天,我们的船开进了美丽地澎湖湾。
现在的澎湖岛人口极少,不足千人,主要是因为澎湖岛上土地贫瘠,很多农作物都无法生长,目前种植得最多提高粱。在宋代,高粱还是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另外,岛上的瓜果种植还算顺利,海湾的渔业资源相当丰富也为人们提供了食物。虽然还有诸多不足、诸多不便,但没有战乱,没有官府的压迫,使这里几乎成为贫民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这里靠近海湾设有往来船队休息的据点。晚上,我们在岸上歇息。正巧那天晚上就刮起了狂风,海面上海湾涌起几丈高,呼啦啦地击打
当然,这些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我只负责提供想法,具体实施还得让泉州太守和水师总指挥去忙活。
一个月后,船厂传来消息,说我购买的排水量四百吨的商船已经按照我的意思改装完毕。我让他们加紧赶制我的六百吨的商船,而我先岛开垦种植,稳固海疆。等我回来,这世界最大的武装商船可以打造好了吧?
在我去琉球的同时,可以让杨汉平亲自带领船队前往南洋贸易,勘察路线地理,探查当地情况势力。这算是先头部队,等我的大型商船打造完毕,就可以亲自率领船队去南洋了。
有了船。我才想起应该去水师看看他们的训练情况了。来到水师。看到士兵有很大的进步,但我总觉得还差点什么,我看看大海,仔细想了想,终于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我让他们脱掉鞋子在海滩上练习,然后在海面上停靠几条小船,让他们到船上练习。虽然他们也曾随船出海,但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权当免费出海旅游。一点都没有达到训练地目的。小船在海面上摇摇晃晃的,水师士兵在上面练习打斗很不习惯,我给了他们半个月的时间,半个月后我要他们在小船上打斗好比在沙滩上一样。等将来到了大船上可比这小船平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