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地主家也没余粮
说完刘卫东就起身去了院子里。
无论是《又见炊烟》还是《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都不适合手风琴演奏,最合适的是朴树的《白桦林》,还有李建的《贝加尔湖畔》。
倒不是刘卫东不忍心抄,而是这两首歌不适合娄艳华这个新人。
指导了一点儿手风琴演奏技巧,娄艳华眼中的惊讶都藏不住。
“姐夫我很好奇,你还有啥不会的吗?”
“你妈会拿农民市民这道门槛逼你姐离婚?艳茹你不用担心,最多半年,国家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到时候市民还未必有农民吃香呢,你就等着看吧。”
娄家姐妹虽然觉得刘卫东有些夸大其词,但都没反驳,政策好起来起码是个愿景,何况这段时间刘卫东经常有惊人之举,俩人都不敢说刘卫东这话是假的。
“卫东,我把你写的小说草稿给我爸看了,我爸看完好半天没说话,眼圈都红了。
我也把你教小妹唱歌,还有把小说让我署名的事儿说了,我爸一直夸你办事有头脑,人也有才,不过我妈根本不信这些是你做的。”
刘卫东笑着摆摆手:“这些事到此为止,再不要跟人提,你妈不信最好,我只想你们姐俩能顺利考上大学,根本没指望她感激我。”
刘卫东笑了:“你这脑袋少琢磨我,多想想学习,等你上了大学眼,前就是另一片广阔的天地,到那时候你就会发现,其实姐夫啥都不是,只是比常人多了一分努力。”
吃完晚饭,刘卫东辅导姐俩刷了一会儿练习题,又开始写书。
娄艳华似乎已经放弃了文化课,坐在院子拉手风琴,《又见炊烟》已经拉得有点意思了。
“卫东,我看你写得挺累,要不我自己写一下试试,反正故事你也给我讲过。”
娄艳茹胳膊肘拄着桌子,大眼睛看着刘卫东。
“也好,我一个大男人模仿女作者着实难受,你写一下看看,不行我再给你改,注意情绪和历史背景,还有主人公的思想动态,这才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我去辅导艳华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