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小心没大错
给张书记打了个电话,把需要买的农药底肥和种苗数量一报,算下来金额接近一万元,电话里刘卫东唉声叹气,对面张书记就笑了。
“资金有问题吧?蓖麻试验田我们农研立项算是科研项目,所以有资金上的扶持,但中药种植不在扶持范围内,凭你岳父和经委苗主任的关系,我最多能让你预付60%,农研钱也紧张。”
刘卫东这才松了口气,自己垫的不算多。
取完钱,刘卫东直接汇给了农研。
选苗根本不用他过去,王技术员就能帮他搞定。
这回王建国没跟来,是孙旺带着车队送木头,而且原木数量也比上一次多,但结完账也就五千多块钱,买种苗并不富裕。
刘卫东琢磨一下还是给王建国打了个电话。
“建国叔,咱们办事儿还是谨慎点吧,上次因为咱买木头换粮,公社没得到甜头天天找麻烦,这回可是砍伐的集体林地,万一公社领导给咱穿小鞋,这种苗可就白买了。”
王建国犹豫了一下:“可这些钱还不够用呢,再分给公社点儿,种苗咋买啊?而且还要买一些补种的树苗,这都是跟林业站谈好的。”
刘卫东叹了口气:“钱不够我再想办法,咱现在每一步都得求稳,出不得闪失,这不光是钱的问题,万一有人把这事往政策上靠,您老可就摊事儿了。”
这不是刘卫东谨小慎微,改革之初真有不少先行者跌了大跟头的。
最后商量的结果,是让孙旺带回去两千块钱,王建国把钱给公社,马主任应该就不会深究了,只要药材上山刘卫东就不担心了。
刘卫东掂量着剩下的三千块钱,咋算咋不够。
农研已经给蓖麻试验田开了绿灯,又派人指导又送化肥的,再赊种苗刘卫东根本张不开嘴。
看样子自己又要垫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