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消释前嫌
“他吃大亏了,农村兵们特讨厌他,总是打他的小报告!”武登屹紧张地向壕沟方向看了一眼低声说:“你偷吸烟的事儿,也是那帮子农村兵告诉陈志军的!”
陈志军说:授了衔、发了枪,你就是一名真正的军人了,是军人就要按照军人的标准来训练你!新一班的训练量骤然加大。熄灯后,要进行体能训练,新兵们必须要完成俯卧撑、仰卧起坐各300个才能上床,上床后还不能睡,还有一遍“紧急集合”等着他们。起床后,星期一、三、五跑5公里、器械训练,二、四、六巩固队列动作、训练擒敌拳、捕俘拳、少林二路拳,白天要正常操课,晚上看完新闻联播后剩下的那点时间,新兵们还会被上战术操场,练上一会单兵战术。陈志军还嫌练得不够,变本加厉地提出一个口号:“饭前、饭后三五动!”,意思就是吃饭集合前,离开食堂后,这几分钟的时间也要抓紧时间练上一会儿。很快,这条让新一班兵们万分讨厌的口号,竟然当作新训先进经验在新一连全面展开,新一班的新兵们最后一点休息时间也被占用了。
鸿飞对元旦前的训练游刃有余,小日子过得还算滋润,偶尔也会搞上几个小动作和陈志军捣乱。陈志军虽然有时被气得发疯,但鸿飞的确给他争了几次光,所以对他还算是客气。但是过了元旦,面对几乎是超体能的训练鸿飞慢慢地承受不了了。他开始小心翼翼地寻找一切可以偷懒的机会,但在司马的追逐下这个机会少之又少。鸿飞心里很明白,在全营疯狂训练的大环境下,绝对不能被抓到偷懒的证据成为反面典型,在部队里最扎眼的就两种人:一种是训练尖子,一种是偷奸耍滑的后进兵。鸿飞万分不情愿地成了尖子,如果被抓到把柄成了后进兵,估计全团的兵们都会认识新一班的鸿飞,再想混日子就难了。鸿飞迫切希望与司马群英讲和,结束这无休止的比试。
上午的训练课目是单兵战术,杨喜带着鸿飞、司马群英几个战术动作较好的新兵练习匍匐前进和滚进,陈志军领着以李永胜和武登屹为首的“熊”兵们,还在围着一深一浅的两个堑壕跳进爬出的折腾。
鸿飞的单兵战术动作很标准,小时候只要他出现在操场边上,那些捣蛋的班长们就会把他的兵们集合起来,然后递给鸿飞一支练习刺杀用的木枪,声色俱厉喝斥他的兵:“睁大眼睛看好了,下面请只有七岁的鸿飞同志给你们做示范!”
等鸿飞滚得像个泥猴似的从地上爬起来,一定会赢得兵们的热烈掌声。虽然每次回家后,妈妈都会嗔怪地在他的小屁股上轻轻地打上两下以示惩戒,但能给兵叔叔们做示范而且还能赢得热烈的掌声,虚荣心很强的鸿飞乐此不疲。
“哎!”武登屹兴高采烈地跑开。
鸿飞打好背包,把丢在床上的挎包、水壶、武装带一股脑地挂在脖子上,拉着还在和子弹袋较劲的武登屹跑了出去。
三分钟后,最后一个新兵跑进连集合场。
值班的二排长,不眨眼地盯着新一班整理服装,一直等到所有人停止动作,这才转身报告:“团长同志,新一连紧急集合,应到135人实到……”
团长!这次丢人丢大了!冷汗顺着陈志军的脸颊流下来。
鸿飞的战术动作无可挑剔,杨喜也乐得省心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两个小时后,到了大休息的时间,班长们指挥着新兵们把枪架好,躲开干部的视线,跳进训练壕沟里凑到一起偷偷地吸烟。新兵们也按照农村兵、城镇兵自动分成两群扎堆休息。
鸿飞照例窜到操场边的矮墙上,远远地打量着在操场上转来转去找不到人说话的司马群英,扭头对趴在身边愁眉苦脸的武登屹说:“看看,操场上就剩司马群英自己了!”
“农村兵们不喜欢他。司马群英老说他们:老熊进城,身穿条绒,头戴毡帽,腰系麻绳,喝瓶汽水不知退瓶,看场球赛不知输赢……”
鸿飞哈哈大笑:“贴切,贴切!这家伙嘴够损的!”
团长给二排长还了礼,一声不吭地摆摆手。刘新年尴尬地走到指挥位置上说道:“现在宣布新一连紧急集合各班成绩!五分钟以内:四班、七班;七分钟以内:五班、九班;八分钟以内:二班、三班、六班、八班;十分钟以内:一班。完毕!”
“刘新年!命令部队原地跳跃三十次!”团长直呼其名,语气愠怒。
刘新年吓得直接下令:“是!原地跳跃三十次,开始!”
立刻,新一连的集合场上,像是在开一场现代派的打击音乐会,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新兵们的脚下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物品。远远看去,新一连仿佛站在一个垃圾场里。
兵们还没有跳够三十次,团长已经看不下去了扭头就走。从此,新一连又多了一项雷打不动的课目:睡前练习一遍紧急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