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战前准备
离开郑拓的视线,鸿飞立刻讥笑司马应该改名为骚马或者种马。司马根本不以为意,先是吟诵了一通“关关雎鸠,君子好逑”为自己辩解,接着反唇相讥鸿飞有本事一辈子不找女朋友不结婚。说着探照灯般的眼神,已经把院子扫了一个遍。
“来了,来了!你的小英莲来了!”鸿飞把放到唐朝绝对会选入宫中与杨玉环一比高低的房东女儿指给司马看。
健壮的房东女儿水桶般粗的腰身让司马大失所望,眼看柳堡的故事不会发生,九九艳阳天也唱不成了,司马不死心地问道:“你怎么知道她就是房东的女儿?”
话音未落,房东女儿喊了房东一声“妈”,司马彻底死心了,长吐一口气扛着扫帚出院去打扫街道。鸿飞看看院子里准备饮羊用的三口水缸,还有一口没满,问明水井的位置担着水桶去打水。
村子里的大街小巷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村民们笑嘻嘻的站在自己家门口,看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士兵们。鸿飞到了水井边上立刻犯了愁,他没有看见在电视、电影上早已熟悉的辘轳。看看水面不深,他试着用扁担钩子钩着水桶垂到井里,可白铁水桶飘在水面上悠哉悠哉的说什么也不沉。好不容易等来一个打水的村民,他看到人家抓住扁担左右用力一摆,就打上来满满一桶水。他照葫芦画瓢的一摆,差点让水桶脱钩沉到井底。
部队有些词、话都是有特殊含义的,比如“作风”这个词,前面如果加上修饰语那就是指作风,像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等等。但如果单说“作风”那就暗指男女关系方面了。解放军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又是一支重视或者说是把发扬光荣传统当成部队建设、保持战斗力的诸多法宝之一的部队。正是发扬了这些优良传统,人民才把他们称作子弟兵,并赞扬纪律优良的部队“有老八路的作风”;也正是有创造这些传统的先烈做榜样,才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和国士兵为完成肩负的使命,挥撒汗水、血水甚至抛头颅、洒热血奉献自己的生命。但一些不好的传统也在一代代士兵口传身授下保存下来,像男、女战士之间或与地方上的青年说说话都被看作是作风不扎实,如果收到地方上异性的来信那更是不得了的问题。鸿飞他们团每年在春暖花开姑娘开始穿裙子的时候,就要开防事故班务会反复强调作风问题,颇有些红军时期禁欲的色彩。也曾有年轻的军官向上级反应说:都什么年代了,胆大的恋人们已经在大街上亲嘴了,我们的战士与异性说说话还要挨批,发扬传统也应该吸其精华、抛其糟粕嘛。言外之意是,这个传统太封建了。团长听说后,大手一挥:“扯淡!是传统就得给我留着,这是前辈留下的经验!我手下几千条年轻力壮精力旺盛的马儿驹子,不封建点还不都跑到大街上去找人亲嘴!”团长的话说得有点过,但年轻的士兵们都来自花花绿绿的地方,管理不严还真容易出事。
“司马群英!”郑拓见司马一声不吭,直接点名了。司马眨了半天眼,这才说:“我保证不主动与地方上的女青年说话。”
郑拓满意的点点头,司马突然问道:“如果她们和我说话怎么办?”
“那你给我装哑巴!”郑拓眼睛一瞪,威胁说:“你要是敢张嘴,我把你那套惹事的玩意揪下来,不男不女的我看你还折腾不!”
“报告班长,我一定执行命令,装好哑巴。”心虚的司马脸色发绿,差点双手掩裆。
鸿飞笨拙的模样把那位打水的村民惹得哈哈大笑,他抢过鸿飞的扁担三下两下把水打满,并不着急走抱着肩膀好像等着看什么。
鸿飞道过谢,纳闷的看了村民一眼,担水就走。水桶一离地面,鸿飞立刻觉得不对劲,窄窄的扁担不但压的肩膀生疼,而且装满水的水桶自作主张的左摇右晃前仰后合,把鸿飞带的脚步蹒跚扭起了秧歌。
担水的村民再次哈哈大笑起来,鸿飞觉得他是故意笑得这么大声,因为不远处的大姑娘小媳妇被他的笑声吸引,扭过头来一起指着鸿飞大笑起来。
鸿飞臊的脸通红,手忙脚乱地放下水担,差点打翻水桶。笑声更加响亮了,鸿飞低着头,把两只水桶并在一起,用扁担一串单手提着飞也似的逃走了。
担水的村民立喊起来:“小伙子,真有劲啊!”
郑拓瞪了吃吃窃笑的鸿飞一眼,问道:“该说第几了?”
“第四!”
“第四,严格执行条令、条例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五,从现在开始房东家的卫生和水缸我们包了。明白吗?”
“明白!”
“解散!”郑拓指着司马继续威胁说:“你小子给我注意点,我盯着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