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答案是肯定的。”
“我担心我们在犯装备万能论的错误,人与武器间永远有很微妙的关系。”
“装备绝不万能,可装备是一种准备。”
“侦察兵应该归入指挥控制通信作战系统;“
“侦察兵是尖刀,但更应该是眼睛!”
许三多走的时候,他的团长正在参加一个由更多高层举行的会议,师长正在谈这么一个议题:举世皆知,我军正在掀起一场触及筋骨的改革,曾经是从游击战模式转入装甲化集团化的正规模式,这是个拿来主义。现在是从拿来主义转为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作战模式,这牵涉到编制。而那场不公平的夏季演习就是试图改变官兵作战意识的一个部分。
团长点头说:我明白。
这关系到很多部队的存亡。
师长说得斩钉截铁,这份斩钉截铁导致沉默。
沉默中,团长很有些心烦地扫一眼自己眼前放着的打印材料:
“眼睛不可能作为刀的,那是传说中的气功。”
“侦察兵是眼睛,如果需要尖刀的话,培养像A大队那样专业的尖刀。”
“那么钢七连的传统呢?钢七连的传统简直是咄咄逼人的!”
“这个问题其实早有答案了,在这几十年的治军史里,已经不知道解决过多少这类的问题。”
“传统是可以培养的。钢七连的荣誉会在新建的侦察连延续。”
《全重装部队是否完全适合低烈度局部战争的需要》
《传统的侦察部队是否能满足C4I战场的要求》
每一个,对他来说都是一个理性而残酷的问题。
而一边的速记员毫不顾及他这份心情,在把各方发言敲在了屏幕上:
“传统的侦察兵是从部队的精兵里选拔出来的,比如说B团钢七连,其实就是一支战斗力最强也最能担负战场压力的精兵,可面对现代战场,一支装备了自行式光电设备的侦察兵是否更能满足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