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这一切,正在我们的意料之中。
来雒阳见我的是东吴的名臣闻德润,他是会稽山阴人,眼睛身为太子太傅,领中书会,在东吴也算得一言九顶的人物,当年赤壁破曹之时,周瑜打黄盖,他亲自过江下乍降之书,面对一代奸雄曹操曹孟德,面不改色,侃侃而谈,纵然刀斧加身亦凛然不惧,骗过曹操,为东吴立下大功,如此人物,地确是天下少的。
他此次亲来季汉,自然是要利用他的身份来表示诚意,用他这张巧口,来打动我,不过,其间只怕也有打探季汉虚实,试探季汉汉的真实用心的目的。
对于这样精明的一个人,弄计骗他是困难的,所以我们传令沿途各地,闻大人所过之处,绝不准许他参观任何一处所在,不许他与任何人私下沟通交流,不许他深入民间进入军营,甚至他地车子也要全封闭起来,不许他看道路上的景物……
这样做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告诉阚泽,他所看到的一切,将只是我们想让他看到的。
江南才俊,不可小视。
不错,论及整体实力,季汉几乎可以达到东吴地两倍以上,就算及不上当年曹操地实力,但也相差无几,而这个时代的江南还需不是后代的江南,大部分地区都是未开化的不毛之地,人口少,资源少,长期交锋,他们肯定会被拖垮,但是我并不想也东吴长期作战,那样天下难免会陷入再次地动荡,这并不是我所希望的。
如果充分利用东吴攻曹的时机,一战将东吴主力消灭,那当然是最理想的结果。
但是,如何让敌人在我们希望的时机,希望战场上交锋呢?
毕竟,战场上地事情历来最难以把握,什么样的智者,也无法真正算尽世间的一切。
我从来不怀疑这些当世高人那丰富多彩的想象力。
第一天,阚泽上交了国书,便被安排到馆驿中,然后数十位季汉大臣轮番前往,责问东吴是否有与季汉联合的诚意,若有诚意,为什么东吴会偷袭益州……,责问东吴为什么在进攻曹魏前不了季汉打任何的招呼……有人提起当年东吴为什么会偷袭荆州来。
正如,司马懿也曾败于我的手中一样。
而先生,能做到么?
八月,孔明下令,姜维,王平引军三万出颖川,庞德,石韬引军三万赴芒砀山,先期抵敌东吴,双方前锋交战半日,各有损伤,其中后却各自退后,互相对峙。
东吴派人重申再修旧好之意,并表示愿意与季汉合兵同攻曹魏,平分曹魏疆士。
这当然只是东吴的托辞,他们要的只是季汉不再干涉孙曹之战,要乘现在的机会继续进攻曹魏,要想尽快地把这块肥肉咬下来,吞下去,就不能给曹魏以喘息之机,就不能旁生枝节同时与季汉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