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大战
战场上,两军擂鼓,各自披挂上马,广布阵势。曹操引诸将出阵,唤袁绍上前答话。袁绍则引三子一外甥,文官武将,摆于两边。
曹操一身黑色盔甲,高坐骏马之上,被众将领们簇拥在中间,好不威风!他大声道:“计穷力尽,不思投降,只待刀临项上,恐悔不及矣!”
袁绍听后大怒,回顾众将领道:“谁敢出马?”
其三子袁尚欲于父前耀武扬威,便挥舞着双刀,飞马出阵,朝着曹操的方向奔驰着。
曹操指着袁尚问道:“此何人也?”
话说,袁绍被曹军打得溃逃后,已经辗转回到了自己的故居——冀州,心烦意乱的袁绍完全不理政事。其妻子刘氏劝袁绍早立后嗣,共掌军权。
袁绍一共生了三个儿子,还有一个外甥:长子袁谭,字显思,出守青州;次子袁熙,字显奕,出守幽州;三子袁尚,字显甫,是袁绍后妻刘氏所生;外甥高干,出守并州。袁尚生得形貌俊伟,袁绍极为喜爱,加上刘氏常在袁绍面前称赞他有才德,故而袁绍将其留在身边。
自官渡兵败之后,袁谭便在青州起兵,袁熙、高干都不在袁绍身边,刘氏乘机劝他立自己的儿子袁尚为后嗣,掌握兵马大权。
当初,审配、逢纪选择了辅佐袁尚,辛评、郭图辅佐袁谭,四人各为其主,常有相斗之心。
现在袁绍召集了他四人,商议着立后嗣的问题。
有认识他的人回答道:“此袁绍三子袁尚也。”
言犹未毕,一将挺枪早出,操视之,乃徐晃部将史涣也。两骑相交,不三合,袁尚便回马而走。史涣赶来,袁尚弯弓搭箭,翻身背射,正中史涣左目,坠马而死。袁绍见儿子得胜,挥鞭一指,大队人马拥将过来,混战到了一起。从午至酉,双方各损将领兵士们无数,直至日暮时分才分开,鸣金收军还寨。
曹操回寨后,马上召集了众将商议破袁绍必胜之策。程昱献计“十面埋伏”,先让曹操退军于河上,再派十队人马伏之。
曹操听从了他的计策,左右各分五队:左一队夏侯惇,左二队张辽,左三队李典,左四队乐进,左五队夏侯渊;右一队曹洪,右二队张郃,右三队徐晃,右四队于禁,右五队高览。中军许褚为先锋。
“今吾命弱,欲先立后嗣,为河北之主。长子谭,为人性刚好杀,虽然聪明,但行事多过暴躁;二子熙,只善读书,难成大器;三子尚,有英雄之表,礼贤敬士,吾欲立之,汝等以为如何?”
辅佐长子袁谭的郭图,马上进言道:“世称‘万人争逐一兔,一人获之,贪者遂止,分定故也’。谭为长子,今居于外,此为乱之萌也。自古迁长立幼,家邦不定;废嫡立庶,天下不安。今我军气势被挫,曹操压境,又使谭、尚争之,乃自取乱之道也。主公且宜理会拒敌之策,勿使家乱。”
袁绍听完郭图的话后犹豫不决。
忽有人来报袁熙自幽州引兵六万,前来助战;高干引兵五万,自并州而来;袁谭引兵五万,自青州而来。袁绍得知消息后大喜,再派人整顿好冀州人马,来战曹操。
此时,曹操带领着得胜之兵,陈列于河上。当听手下来报,袁绍聚集了四州之兵,共二、三十万人,正在仓亭下寨。曹操也领兵来此下寨,两方又开始了新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