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这时值班参谋急匆匆地跑来报告,警通连那边为水的事和老百姓动起来了。
“动起来了。”是野战部队的军事用语,大家自然都明白它的含义。
一提到自来水,肖大功气不打一处来,他抱怨道:“自来水三天两头停。不上这儿来,我们喝什么?”
小伙子又打起一桶水往自己的水桶里倒着,他接过肖大功的话说:“我们村子就指望这口水井,你们老来抢水,我们喝什么?去去去,你们再来打水,我们就不客气了。”
肖大功本来等着就有些不耐烦了,想不到水还打不成,便大声叫着说:“你客气也好,不客气也好,这水肯定是要打的!”
肖大功说着,就上前打水,小伙子拉住他,肖大功一挣,桶落在地上,水全洒了。小伙子把肖大功推出很远。
肖大功憋着气,继续走向井台,小伙子想拦住他,被肖大功一把推开了。小伙子一下子跌坐在井台上。当着这么多的人,小伙子的脸挂不住了,他腾地弹起,举起一只铁桶,朝正埋头打水的肖大功的头上砸去。瞬间,肖大功就抱着头嚎叫了一声,抱头的手摸出一把鲜血。
说出来的也都是些套话,什么尊重赵梓明本人意见之类的。私下里他们可都是和龙凯峰保持一致的呀,为什么到了会议上全都变了。
陆云鹤最后总结说:“我同意多数同志的意见,尊重赵梓明同志的选择,一个已经往五十奔的人了,下这样的决心是需要勇气的,对此我表示敬佩。”
陆云鹤也是这样,这令龙凯峰大出意料。可能是陆云鹤看出了龙凯峰的心思,他点了垂着头的龙凯峰说:“凯峰同志,你的意见呢?”
“少数服从多数,我保留意见。”龙凯峰沉着脸说。心想我一个人意见能够左右大家的意见吗?
赵梓明的走留问题在常委会上就这样匆匆通过了,下面是吴义文在介绍他分管的有关工作,看着吴义文漫不经心地翻着笔记本,
肖大功搬起一个很沉的青石井盖,举过头顶。
小伙子和围观的老百姓都被吓呆了,一哄而散。
肖大功将青石盖往井上一扣,人往地上一蹲,叫着:“奶奶的,我看你们谁还敢来打水!”
常委会上,大家就DA师能否在短期内达到上级验收标准争论不休,吴义文一针见血的指出,没有十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想完成验收标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龙凯峰一听要这么长时间,急着嚷了起来:“这怎么行?我们不能走常规发展的路子,要强化战争就在眼前的意识。DA师组建起来了,新装备也下来了,如何形成战斗力,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上级规定的验收时限,一天也不能拖。当然,对吴义文同志摆出的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但要抓主要矛盾,现在影响我们训练和生活的,主要是水和电的问题。”
龙凯峰就觉得好笑。吴义文的一二三四条,有条不紊,一直列出了十六条,不外乎是目前全师在保障方面面临着的许多问题。从信息对抗大队供电、特种大队供水到导弹大队营房建设和装甲大队训练用地,以及工兵大队家属随军、子女上学等等,包罗万象。
用水用电确实让在座的DA师的头头脑脑们感到棘手,下面怨声载道,抱怨不已。
就在DA师的头头们商量着如何解决“十六条”时,特种大队警通连因为用水,和老百姓的磨擦一触击发。
一个小小水井旁,围着不少战士和老百姓。水井显然是被驻地一个小伙子抢先占领了,小伙子从井里提出水来,一桶一桶地倒给来打水的老百姓。站在一边的战士肖大功急了,他嚷嚷着说:“你们还有完没完?我们还等着做饭呢!”
小伙子的目光剜了一眼肖大功说:“你们部队不是有自来水吗?干吗来和我们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