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
苏娅觉得,她和贺小羽探听到的那点历史,已经让妈妈像甩掉鞋底上的泥巴似的甩掉了,当生活又戏剧性地把这块泥巴捡回来,让她辨认的时候,她对它早已不屑一顾。
---------------
《中国近卫军》第二十五章(1)
---------------
《中国近卫军》第二十四章(6)
---------------
石毅然这才说:“今天我要感谢乡亲们。一是因为,你们不辞劳苦到省委反映情况,这是对省委的信任。现在很多农民心里有委屈,但无论受到多大委屈,你们信一条:只要共产党在台上,总会找到说理的地方。这是民心的一条底线,是我们党执政的根基。再是因为你们反映了真实情况,揭露了一些地市和部门领导无视省委指示、欺上瞒下的错误。我们几个同志刚才商量,作为省委的客人,请乡亲们都进去,把想说的话统统说出来,好不好?”
周同舟看看满腹狐疑的农民们,强笑着说:“石书记布置好了,省委9点半钟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通报批评几个市县的错误,重申中央和省里的土地征用政策。请你们先听会,再座谈。你们看,机关各部委的同志都在欢迎大家呢!”
贺东航果然看见,在直通办公大楼的宽阔道路两旁,站了两排干部模样的男女,他们探头看着大门外,鼓掌迎候农民们。
自从冷云知道了贺东航是谁人之子,就再没问过苏娅。
冷云对苏娅的态度客气而礼貌。原先,像添饭、倒洗脚水、拿拖鞋这类服务,到了K省之后都是苏娅承揽,现在她要做时,冷云就说“谢谢,我自己来”,或者喊雪莲。对苏娅的称谓一般也直呼“苏娅”,而此前则多是叫她“女儿”,喊“苏娅”也是“苏娅呀”,拖一个尾音。家庭的气氛也冷寂了。平时,晚餐的餐桌上和电视机前是欢快而温馨的,苏正强和雪莲时常妙语连珠,现在雪莲的谈兴锐减。她因一次按惯例传播她班上的花边新闻受到姥姥近乎严肃的呵斥。说雪莲“一个不到十岁的女孩子整天说这些,无聊不无聊”?搞得雪莲很跌脸面,把作业划得花里胡哨,躺在床上还嘟囔:“这么老的同志,一点幽默感都没有。”
前排终于有人启步。贺东航听见谁底气很足地喊:
“前头的快走哇,怕个啥嘛?该怕的早就怕过啦!”
……
***************
*第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