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2.特击战与游击战的不同之处?
游击战是在国家被占领后,正规军或民兵以分散游击的方式打击侵略者,作战地点在本国国土上。
特击战是在战争爆发后,正规军或民兵以定点特击的方式打击敌后的战略或战术目标,削弱或破坏敌国的战争机器,作战地点可以在敌国国土也可已在本国国土。
3.特击战士和特击战的作用?
特击战士的作用是以个体对抗团队,以奇兵袭击代替阵地拼杀。
在一间特殊的囚室里,一个囚犯正奋笔疾书在一叠稿纸上勾画着自己的宏伟蓝图,此时此刻他没有想到自己的构思能够真正变为现实,只是一种激情冲动促使他下意识地将自己头脑中的灵感物化成纸上的文字:
特击战——未来中国陆军的发展方向
现代战争中,海军和空军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相形之下,陆军似乎有“夕阳”军种的危险,因为现代炮火的打击精度、强度和密度,远远超出了人的生理承受极限,这大大增加了陆军的防御成本,同时也削减了陆军的攻击力度。毫不客气地讲,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陆军的进攻与防御所起的作用无异于充当“炮灰”,这样讲也许有些苛刻,但不论是军事演习还是实战都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陆军是否就因此而逐渐消亡了呢?不是的,陆军可以通过战略性的改革重新发挥了勃勃的生机和强大的战斗力。那就是将陆军改造成特种军,将少量的特种兵作战上升到大规模的特种兵作战的战略高度,陆军的这一变化无疑是革命性的。在世界战争史上,毛泽东是第一位将游击战提升到战略高度的军事家,这种革命性军事思想的诞生固然与当时我军的实力和生存环境有关,但更多的是毛泽东的天才创造性,就是靠这战略性的游击战,八路军和新四军才从弱到强逐渐发展壮大。同样在现代战争的今天,将陆军改造成特种军,将少量的特种兵作战上升到大规模的特种兵作战的战略高度也是适应了中国军队的实力和现代战争的环境,今天的特击战的对象是敌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软肋”,它在制造流血的同时,也在迅速地破坏敌国的战争机器,促使战争早日结束,赢得最后战争的胜利,这也是现代特击战不同于以往恐怖活动之处——大量精确打击敌国的军事目标,最大限度不伤及无辜平民。
可以想象,当西方军队不断利用军事高科技技术追求“零伤亡”的战争模式时,他们将会发现在敌人的国土上自己的飞机和导弹等高科技武器突然失去了固定的陆军打击目标,相反在自己的国土上却涌现出百万正规的特种军战斗队。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又是一场对称的战争。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特击战的作用是以点穴的方式全面打击敌国的军事网络体系,破坏敌国的军事、政治、经济、金融、科技、战略储备、军事企业、交通运输、基础工业体系、信息体系等作战系统或作战支持系统的中枢和关节点。
4.特击战的规模和领域?
散则以单兵的方式袭击,聚可以师团的规模攻坚。以陆地作战为主,但须熟悉各种兵器的使用,可上天,也可入地。
这种战争模式就是中国陆军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陆军这一“夕阳”兵种的希望所在。
写到这里他满意地舒展了一下双臂,但似乎觉得还缺少点什么,想了一会又在纸上补充了几点说明:
注释:
1.什么是特击战?
特击战是指以特种兵为主体的陆地作战模式,它与传统的陆军作战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与传统的特种兵运用思想也有本质的区别。特击战诞生的目的旨在改变远距离打击、空中打击和高强度打击等现代作战模式中陆军被动挨打的局面,最大限度的发挥陆军在陆地作战中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