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就在香港政改和行政区划改革的冲击刚刚平息,[思维教练]又突然收到安妮发来的一篇《中国政改大方案》。
“方案”的核心就是将共产党内暗的派别,变成明的新党。以共产党的旧人为核心,组建多个新的政党,实现向多党制宪政的过渡。有控制地3年开放党禁、报禁;5年军队国家化,实现多党制宪政。所谓,“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与其暗斗不如明争。新党骨干除了以现任有能力的党员干部为主之外,还要考虑吸收部分新鲜血液,吸纳民主党派的优秀人士,吸纳民间无党派的优秀人士。同时淘汰掉党内缺乏能力、严重贪污腐化的干部。由于原本同一政党的纽带关系,新党之间不太可能出现残酷的恶性竞争。特别是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上,更容易达成共识、保持克制。
对于腐败干部,方案采取“留钱不留官,留官不留钱。”的原则。在酝酿新党的过程中,想加入新党的干部,都必须发表“廉洁声明”。说明过去没有贪污受贿的行为,或者情节轻微,已经退赔或已经向组织说明清楚。
中国现行行政区划建制一般有四个层级,即省→市地州→县→乡镇,有些地方达到了五级管理层。管理层次之多,居世界之首。分省、缩省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戴均良认为,省的规模过大,既不利管理,对国家长治久安也没好处。从中国国土面积和人口考虑,中国设50个左右省级政区比较合理。
50个省的新行政区划图已通过部分媒体和网络流传甚广。一幅地图上,辽宁省一分为二,分成了“辽东省”和“辽宁省”;山东省分成了“胶东省”、“淮海省”和“山东省”,新疆分成了北疆和南疆两个自治区;还把现在的香港、澳门及广东珠海合并成了“香港都”……制图水平非常专业,显然是很有背景,言之凿凿,并非空穴来风。因此一被贴出来就引起了网民们的极大关注。很多网友的态度开始由怀疑转变为信以为真。
[思维教练]觉得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中国历代行政区划有一个重要规律性问题:不断变化是中国历代第一级行政区划,相当于今天的省一级,但县始终是基本单位。第一级行政区划建置的一个原则就是:自然地理与政治、经济因素相互制约。政区多打破自然地貌单元的界限,避免割据一方。同时重视经济上以肥带瘦,好劣搭配。多民族聚居和杂处也在考虑的因素之内。晚清更是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不使任何一个地区把握整个地区,据险以抗中央。
清代的巡抚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省长。受总督节制,掌管一省的财政、民政、司法等。清代的总督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军区司令,统辖一省或两省的军务。清代共设有9个总督。
清朝初期二者一般是严格实行军政分开的。为了镇压太平天国,曾国藩开了军政和一的先例。顶峰时曾国藩正以钦差大臣、两江总督的身份统辖包括江西在内的四省军务,巡抚也归其“节制”之列。清朝末年南北洋大臣的演变使新崛起的汉族大吏取得该位,取权更大。兼任这两职的两江和直隶总督的权势远高于其他总督,实际成为总督之首。如先后任此二职的曾国藩、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等,无不权倾一时,在国家的外交、军事、财经、政务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辛亥革命时各省纷纷独立埋下了伏笔。
现在传出缩省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思维教练]陷入了深深的迷惑。此事如此重大,他不得不写一篇帖子《1973年邓小平复出与八大军区司令对调》。
1973年,邓小平从江西返回北京后向毛泽东提出的一项建议被采纳了。12月12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一次政治局会议。会上先让在座的政治局委员们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12月12日到21日,毛泽东出席会议、发表重要谈话五次,每次都提议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不能不使在场的人联想到1971年八九月间,他老人家南巡时也是如此。
12月20日召开了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会议。12月22日,中共中央通知:邓小平同志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参加军委领导工作。
这一切除了消除林彪在军队中的影响之外,显然是为邓小平铺平道路。巩固了邓小平作为军委副主席、总参谋长的领导地位。同时也为毛泽东去世后中国的稳定打下了基础,为后来抓“四人帮”扫清了障碍。当时全国共11个大军区,同时就有8个军区的司令调动,这在我军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可见当时毛主席下的决心有多大。
不久之后,5月10日,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辟谣,表示一些报道,“纯属断章取义,严重失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