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姑且不论大友军诸将的考虑与做法,还没来的及咽下口中饭团和恢复身体疲劳的大友军士兵对岛津军的突然袭击表示了极大的不满。而这种不满的表现形式则是拿起手中的武器,尽量准备抵抗岛津军的进攻。不过这些准备活动中究竟有多少是自发的,多少是因为长官的命令,多少是因为无力逃跑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如同岛津军所意料到的一样,大友军虽然显的十分慌乱却在最低程度做好了战斗准备。
回到岛津军藏身的树林,岛津贵久不愧为岛津家征战多年的家督和钓之野伏战术的大师,即使是在临时准备的伏击战中,他也选择了最恰当的出击时机。在大友军防备最为松懈的时候发动出其不意的进攻,可以最大限度的在心理上震撼大友军,顺利打击其作战意志。最好大友军失去战斗意志,那么即使有再多人,也只能仍人宰割了,岛津贵久在心中设想着最完美的结局。不过,由于部分大友军的努力,眼前的大友军显然并没有丧失战斗意志,岛津军所面临的仍将是一场艰难的战斗。
随着火枪队不太整齐的齐射,一万三千五百人的岛津军冲向了散乱的大友军。
然而,就在吉冈长增的脑中冒出这个危险念头的同时,树林中响起了一阵短促而响亮的火枪轰鸣声。十几名派去砍柴的杂兵被打倒在去树林的路上,而更令大友军担心的则是随着枪声的响起,从树林中蜂拥而出的军队。
“中计了。”不祥的念头在大友军诸将的心中升起,考虑到岛津家督岛津贵久父子那不佳的名声(岛津贵久之父岛津忠良曾被人称做北九州的狐狸,而他自己似乎也顺利的继承了父亲的名声。)大友军的诸将更加肯定他们落入了岛津军的圈套之中。
“不好,中埋伏了。”大友义镇身边的一名年青旗本喊出了大家的心声,不过却只遭来一片白眼。再怎么惊慌也不用把这些大声宣读出来吧,这样只能加重士兵的不安,有经验的武士在心中不快的想着。
即使军力再怎么强大,如果被人算计往往也只能惨淡收场,这是目前大友军诸将的普遍想法。岛津贵久既然能算计到在此时此刻进行伏击,那么岛津军一定有必胜的把握,保持这种想法的大友军诸将没能把取胜考虑在内,而只是策划如何才能将战败的损失减到最小。而这种消极的想法与考量,无疑帮了他们的敌手岛津军一个大忙。
不过,不管大友军诸将所保持的想法,眼前岛津军的行动并非什么经过深谋远虑的策划,而只是在绝境中唯一可供选择的出路。岛津贵久将部队布置在这里也只是想将岛津家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拼死一博所采取的策略。
如果考虑上大友军突破横谷的进军,此刻在内丰原交战的双方在策略上其实是打了一个平手(因为双方都成功的算计了对方),只不过岛津军意识到了这一点,而大友军还惘然不知(当然这一点对此战结局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而双方的力量对比也是半斤八两的不相上下,大友军的优势是兵力强大人数众多,相对的岛津军则是精力充沛有备而来。但是由于大友军诸将对胜利所保持的决心,却被突然出现的岛津军所彻底打破了,仅此一点便使得胜负的天平由原先的平衡偏向了岛津军一方。
如果所有大友军将领都保持一种悲观的想法和消极的策略,那么岛津军接下来的行动就简单多了。但是大友军重臣,丰后三老之首军师吉冈长增与兵法教习角隈石宗却通过通了他们自己的努力,将大友军从战败的边缘挽救了回来。他们不但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本部人马布置为最简单的战斗队形,还通过这种行动坚定了大友军的信心,使得大友军在岛津军的突袭之下还保持有一战之力。
“不要慌,拿起武器,难道你们是没有上过战场的娃娃么?”吉冈长增一边不满的训斥着惊慌的部下,一边命令身边的武士将士兵布置成简单的防御阵型。
“慌什么,快,火枪手、弓箭手准备射击。”角隈石宗更是命令部下的远程武器展开反击。
在吉冈长增和角隈石宗等人的感召下,大友军包括大友义镇在内的其他将领也收起了败退的想法,认真的组织部下抵抗岛津军的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