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孙子》
大概没人会相信我会用什么来控制6000人的航空母舰。不过,24名陆战队员绝对不是来干这件事的。否则,别说24名,就是2400名,我们能够占领和控制航空母舰吗?我还不至于狂妄到如此地步。
200*年4月19日06:03(续六)
战争,是国家智慧、国家意志、国家实力的综合较量和斗争。
没有任何战争是偶然爆发的,即便他的导火索可能是起偶发事件,甚至是偶然的擦枪走火,但在实质上却必然有着不可调和的国家利益或集团利益的冲突和矛盾。战争常常是由危机引发的,战争的目的常常又是彻底解决危机的良好手段。但是,他不是唯一手段。
子呢!”
“那个颠倒黑白的时代!”我由衷地感慨。
“不过,一个人如果上过战场,那他面前就没有过不去的沟坎儿了!”妻爷肯定地说,
“这也是我从一个讨厌枪支的书生,到成为一个志愿军战土的收获。有的时候,我们必须
拿起武器。这也是我退休后开始系统研究战争历史的主要原因。”
选择战争与否的权利,实际上从来没有落入过职业军人的手里,战争永远掌控在代表国家利益和意志的国家统治阶层的手里。即便,历史上有过军人政权发动的战争,其实,那并不是职业军人的能力表现,而只是证明:这个国家的权利落入了军人政治家的手里。
我顺着妻爷的手指望去,高高的书架上面,确实摆放了许多战争题材的图书。
“美国轰炸了我们的大使馆,我们是不是再来一次‘抗美’?”我不失时机地结合时事发问。
“打仗只是复仇的手段之一,而决不是目的。技不如人、力不从心、业不精益之际的首要任务当是学艺、苦心、铭志,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复仇的真正目的。比如,你现在让一个武僧给打了。怎么办?回家拿一把菜刀去拼命?恐怕吃亏的还是你。这时候你就要上少林、武当去学艺。等十年后你成了一个武林高手回来时,你还需要动手打架吗?估计仇人早就吓跑了!”
我对妻爷的话琢磨了很久。
第十三章来了24名陆战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