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灯节显威(修错字)
王朗自知这是最后一次机会,马上闷头苦想。他原本也有些才华,只是还没有从刚刚的刺激中恢复回来,现在脑中已是一片混乱,能猜出来才怪呢!
此刻,台下那原先的嘈杂声消失了,变得是鸦雀无声,人人都是紧锁眉头,在苦苦思索着答案。蔡攸也是一脸凝重,这六句话风牛马不相及,怎么能连成一句话呢?
“湘兰姐,你是否能猜出谜底?
看着翠儿那渴望的表情,马湘兰摇头苦笑:“此谜的确很难,我也猜不出!”
翠儿吐吐舌头道:“就连姐姐如此才情都猜不出,那还有谁能猜出来呢?”
接着,太监又拿出一盏火红色的灯笼,第二则灯谜随即展出:头一层是针店,第二层是皮店,第三层是纸店,末一层是肉店,打一物。署名为苏轼。
众人只刚刚读完一遍,还未及细想,就见蔡攸哈哈笑道:“苏轼不愧为当代大家,出的谜就是非同一般!不过今日小可灵感大发,已将此谜猜出!”
太监细细打量着蔡攸,道:“此为何物啊?”
蔡攸道:“谜底为板栗!板栗的外层包裹着一层硬刺,剥开后可见褐色硬皮,去皮后是一层纸状薄膜,再者就是果肉了。”
太监连连点头:“妙!实在是妙!公子果然大才!”
马湘兰很是无奈:这丫头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我那算是什么才情啊?!
“公公,小可貌似已经有了答案!谜底是风雨途中同心”
顷刻间,全场人员的目光都集中在蔡攸身上,有赞叹的,有嫉妒的,有仰慕的,更有甚者,已经有几位年轻的女子向蔡攸抛来了媚眼。
马湘兰惊诧一声:“怎么会是他!”
翠儿疑惑道:“姐姐认识这位公子?”
台下众人都是惊诧万分,历年来还没有人能答得如此之快。赵佶眼中连放异彩,点头称道。而蔡京则一改先前的冷漠,也在摸着胡子,不停的摇头晃脑,对蔡攸的表现很是满意。全场中最郁闷的要数王朗了,先前的雄心壮志早飞到九霄云外了。看着蔡攸那意气风发的样子,气的是浑身发抖。
太监对着蔡攸说道:“这位公子,你已经连破二谜,如若能再猜出皇上出的第三谜,你可就摘得今年的‘上元状元’了!”
蔡攸乃是来自于现代,见识早已超出宋代,自然不会执着于状元之称,今晚之所以如此显露,是因为他想体验一下在宋朝猜谜的乐趣。于是淡淡说道:“请公公出示第三谜!”
太监高声喊道:“恭请皇上御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见一盏黄绸灯笼伸将出来,黄绸上清晰可见几行大字:何车无轮?何猪无嘴?何驴无毛?何屋无门?何书无字?何花无叶?猜一句连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