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夫蒙灵詧捻着胡子,思量许久。打吧,安西四镇比不得海西军兵强马壮,可以一下子出兵五、六万。安西四镇总兵力不过三万余,又要镇守各处,岂能全数出动。可要是兵出少了,小勃律兵力虽少,但地势险要复杂,又有吐蕃强援,恐步前任都护无功之辙。如果不打,看着海西军战功一个接一个,堂堂安西四镇却寸功未立,将以何脸面见唐皇,最重要的是在如此下去,自己的一品大员的官职将不保了。
夫蒙灵詧对高仙芝说:“我欲攻之,又恐兵力不足,如何?”高仙芝对曰:“致胜之道不在兵多,而在士兵用命,将领用智。如大人给我万余兵马,高讨小勃律势必得胜而回。”
夫蒙灵詧大喜:“高兵马使真乃虎将”即发步骑一万于高仙芝,征讨小勃律。
天宝五载正月初七,高仙芝率左右将军封常清、席元庆,行军司马刘单,中使判官王廷芳,领步军七千,骑三千自龟兹出发讨小勃律。夫蒙灵詧请安西监军内侍边令城随军。
安西军步军自备私马相随,一路行军颇速。高仙芝率军从安西出发,经过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进入握瑟德(今新疆巴楚东北),再经过疏勒(今新疆喀什),翻过葱岭(今帕米尔),过播密川。
夫蒙灵詧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刘镇宇早就处心积虑的要把海西军建设为一支能征善战的大军,他四处收集人才,以后世总结数千年的有效训练方法,在河西、西迁的路上用严酷的制度和恶劣的环境高强度训练军队,加上刘镇宇对海西军上下军官、士官的战术思想的灌输,配置先进的武器装备,制定的严森军纪军法,早就造就了一支善骑射技击、战术先进、武器领先、将士用命的大军。
刘镇宇利用西迁,在北庭多次演习作战,让海西军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正因为如此,刘镇宇才敢打沙陀,吞突骑,攻五弩失毕部,横扫两河。
这日夫蒙灵詧叫来了心腹爱将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高仙芝。
高仙芝,高丽人,出身于将门之家。父高舍鸡,原在河西任事,后立战功,官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高仙芝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勇果敢。少年时随父至安西,因父有功而荫授游击将军。到了二十余岁时就被拜为将军,并与父高舍鸡班秩相同。高仙芝先在前两任安西节度使田仁琬、盖加运手下任职,但都未受到重用。待夫蒙灵詧任安西节度使后,发现了高仙芝的才干,一再提拔重用。到了开元末,已升任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
夫蒙灵詧对高仙芝说:“你可知海西军报?”高仙芝不明就里,小心地说:“知。”
一路上,高仙芝大军跋山涉水,顶风冒雪。三月十六,抵达小勃律特勒满川。高仙芝为避免被小勃律守军发现,逐将兵马分为三路,命疏勒镇将赵崇玭走北谷道,拨换捉守将贾崇瓘走赤佛道,自于边令城一起走护密道,相约三月二十三日会于吐蕃连云堡(小勃律西北部)。
连云堡南面依山,北临婆勒川。堡内有兵千余人驻守,堡南又依山势立寨,寨内有九千多兵士据守。三月二十三日清晨,唐军进至婆勒川,这时的婆勒川河水低缓。高仙芝大喜,对左右说:“连云堡地势险要,如敌待我半渡而击,我等死无葬身之地。今河水低缓,我等可涉水而阵。真是老天佑我呀!”
旋即下令军士只携三日干粮,轻装上阵,迅速渡过婆勒川,直扑连云堡。
夫蒙灵詧叹到:“海西军来安西不过半年,竟立如此大功,几叫我等安西四镇何以脸面见圣上呀。”
高仙芝清楚夫蒙灵詧的性格,明白他这是在嫉妒。可刘镇宇什么人,他是明白的,别说自己惹不起,就是夫蒙灵詧,有再大的怨愤和委屈见到刘镇宇也得恭恭敬敬的。
高仙芝知道夫蒙灵詧现在心里想什么:“大人,海西军横扫两河,对于我们来说是好事。”见夫蒙灵詧在仔细听,就继续说下去了。“海西军横扫两河,大食势力被一扫而空。我们侧面的压力骤减,据闻,大食现正内乱,无力东顾,所以吃了这么大的亏也是闷不作声。”
夫蒙灵詧有点明白了,“你的意思是……?”
“大人,”高仙芝接过话语说:“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原为唐属国,却是吐蕃通往四镇的交通要道。自从吐蕃赞普把公主嫁给小勃律王苏失利之为妻后,小勃律国遂归附于吐蕃。吐蕃进而将手伸进了西北吐火罗各国,而西北吐火罗二十余国皆臣于吐蕃,中断了对我大唐的进贡和臣服,前安西都护使田仁琬三讨之而毫无寸功。以前我安西四镇由于受侧翼两河大食的压力,不敢对小勃律用兵。今海西军横扫两河,将大食逐出康居。我安西则可专心对小勃律用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