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首东顾 > 第38章

第38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刚开始那些各国贵族还不屑与商人一样去求爷爷告奶奶,求购商品。端起贵族的架子,先结交镇海的官员。殊不知,洛汉国的工场大部分是官办工场,按照现代的话讲,是国家控股企业,不但正六旗各旗民人人有股份,连左右六旗旗民都有股份。而且在刘镇宇调教下,洛汉国的官员哪个不是把利益挂在嘴边?

谈交情还可以,但谈到买紧俏商品那就没办法,自己拿银子去竞买吧。眼看着商品越卖越少了,各国贵族也顾不得这么多了,赤膊上阵,用黄金和白银使劲地砸。不认识老子是贵族,那认识我的金子吧,看我砸不死你。

建昌数月生产的商品十几天就卖的一空。买不到商品和后面才陆续赶到的商人,没有办法,只好出高价预定了。于是按照目前各工场的生产能力,今年的产能都被预定完了。各工场立即招兵买马,扩大生产。

各户看着一望无际的地,只好叹口气,先集中把住舍周围的肥沃土地开耕出来,作为农田,种上小麦,棉花等农作物,而其余的土地,则作为牧场,放牧马匹,牛羊。虽然大家忙的一塌糊涂,但大家干劲十足,拼了命为自己的幸福生活努力。在先开发的商州,京兆府,洛州、利州地区,以各教堂为中心的城镇集市也正在逐步形成。

情况报到刘镇宇那里,刘镇宇只能一声叹息,人口太少了,这没有办法。看来从大唐西迁还得加快,那些朝廷大佬们,每年我是大把大把的银子喂着,也得给我干点实事了。

移民的事情急不来,得一年年的迁徙过来,不过西来的路已经打通了,加上高仙芝担任安西节度使后,一直对吐蕃保持攻势,让吐蕃的注意力一直保持在西北,无力在陇右和河西发动攻势。这西迁的路现在是平安无事了,一定要在安史之乱之前尽量多迁人过来。不过这安史之乱还会按照历史的轨道发生吗?

刘镇宇现在最关心的是准备开发几个地方。一个是建州的库尔斯克,刘镇宇已经把它命名为库山地区,并筑城德阳。刘镇宇记得,这是世界著名的超大型铁矿,而且还是一个磁异常区(指南针到这就迷失了方向了,找不到北了,够牛吧),好像储量有426亿吨(磁异常区含铁石英岩含铁32-36%,富矿含铁54-62%,富矿石探明及预测储量估计有820亿吨,600米深度以内的资源量估计有2900亿吨,1970年资料已查明铁矿石储量426亿吨,其中富矿储量为261亿吨)。还有在洛州的洛河西沿岸高地的克里沃罗格铁矿盆地,刘镇宇已经将它命名为西洛河地区,在附近的洛河旁(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筑了新城,命为南阳城。在这里除了西洛河地区的储量201亿吨的铁矿,还有洛河下游的南洛河地区(第聂伯河沿岸尼科波尔-大托克马克矿床)的沉积型矿床超大型锰铁矿,安远河西的安阳城地区(顿涅茨克)的储量达385亿吨的煤田。这么多的矿产,让刘镇宇流了一地的哈喇子,他搬着手指头和脚趾头算了半天,也没算清,这么多铁和煤,能打多少把长弯刀,短弯刀,还有菜刀。

按照刘镇宇的命令。数万正六旗工匠和十几万斯拉夫人分别开进了德阳、南阳和安阳。开始大采煤铁,大炼钢铁。

在京兆府地区,各工场开足了马力,生产了大批产品。由建昌的顿河码头上船,沿顿河而下,到达了镇海。

在去年已经有一批商人将镇海购买的商品运回了拜占庭、大食、伦巴德、保加尔、法兰克甚至西班牙。这些东西立即引起了各国的轰动,各国的贵族眼睛都快直了。由于各国商人带来的商品量少,购买这些商品就成了这些贵族们权势和财力的角斗。大部分没买到的贵族们找到商人,威逼利诱,要他们再去淘一批来自北方的稀缺货回来。

各国商人身负重任,肩挑黄金白银,急冲冲的来到镇海,圈好袖子,准备开始大买特买。而不少各国贵族,心情太迫切,而且对商人又不放心,于是就自己出马,搭乘海船,来到镇海,一定要买上最好的东西,好向附近的土包子们炫耀自己的财势。

一时间,镇海千船云集,万商齐聚。在镇海,分为南市和北市,北市卖的是羊毛呢绒、各色棉布、各色香料、纸张,各种成药等,南市卖的是玻璃器皿、青瓷器、精致的刀具铠甲(这里的刀具铠甲肯定比不上洛汉国自家用的,只是非常精美,属于出口型,不过如此依然比西欧那些国家的兵器要锋利,也是紧俏货)等。南北市分设行会、旅馆。西市是镇海市民居住的地方,而东市是官署、军队、粮仓等地。

在南北市,每天早上就开始热闹起来,各国商人早早到各商铺,排好队,等到上午辰时商铺门一开,顿时,镇海南北市就象炸了窝似的。各国商人连见到商铺打杂的都拱手作揖,恭恭敬敬地,见到商铺老板,无不比见到亲爹还亲热。买到商品的商人,无不欢天喜地,拜神还愿。没买到商品的商人则上窜下跳,百般钻营,就差抱着洛汉国商人的大腿哭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