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首东顾 > 第47章

第47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对于韦坚,刘镇宇非常感兴趣。韦坚,字子全,京兆万年人,他的姐姐嫁给了唐皇的弟弟,后来被追封为惠宣太子的李隆业。而妹妹嫁给了唐皇的儿子,太子忠王亨。这大唐也真够乱的。刘镇宇不由感叹。韦坚在开元末年(741年)任水陆转运使时,修改水道,在长安城外凿成一座人造湖,又集中船舶将江淮南海一带物产分别陈列,驾船入则大笠芒屡,妇女则鲜服靓妆,又歌唱助兴,俨如现代之商业展览会。只是想法怪异,与当时的政治体制和会计制度格格不入,被后世传统作史者指摘为“剥下益上”言利之臣。

而刘镇宇却看中了韦坚这个言利之臣。他委任韦坚为镇海市司使,负责镇海南北商市的管理工作。相信有这位若生在近代的欧洲,必为商业经理能手的韦坚的调度管理,镇海的商业会更蒸蒸日上的。

刘镇宇接着和司徒忌等人商讨铸造货币的事情,决定西秦国官方发行金币、银币、铜币,该钱币用先进的铸造工艺制造,前面是龙纹,后面是牡丹花纹,规定了各币种的兑换比率,并传令,散碎金银铜不得以货币流通。

西秦的教育历来重视,只是多了许多新移民和新降民后,教师的和传教士的缺口有很大,而且学堂的书本也紧张起来了。本来纸张造出来后拿出去就可以卖大价钱。可是刘镇宇命令工场,优先保证书本纸张的供应,剩余的才能拿出去卖。搞得镇海纸张是一天一个价格,一时镇海纸贵呀。

另一个是印刷工艺的落后。当时通用的木雕印刷效率非常低,远远满足不了学堂书本的需求。本来刘镇宇应该大显神通,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可惜刘镇宇对此的了解却仅限于模字是可以更换的。刘镇宇对此没有多少“天机”可以泄漏的,只是画了大概,赶紧闪人了,留下工匠在那里剧烈地消耗脑细胞。

执刑军士大为恼火,在打罪魁祸首李嗣业时自然是狠上加狠了。四十军棍下去,打的李嗣业是两股稀烂,血肉淋漓,昏死过去数回。要不是监刑高适在暗中严令不得下毒手,估计李嗣业今日就报销在这里了。

刘镇宇继续宣布,李嗣业剥夺将阶,贬为士官,发往正红旗军,在老上司安固都手下当一名哨长。

已经没资格参加中高级军官会议的李嗣业伏躺在担架上,由数名军士抬着,送往了大营医馆。

数百名开始月余的集中学习。刘镇宇叫它统一思想。主讲官高适敦敦教诲,给数百名中高将领深入浅出地上起政治和思想教育课来了。

刘镇宇接着宣布,在各营的基础上建立军法处,设军法镇抚官,监管军法军纪,但不得干扰主官的军事指挥。改中军十二营为左右亲卫军二十四营,分各旗护旗军为左右护旗军,设左右都统,每军辖六营,加护旗营,随军医官、伙夫将佐等计七千五百人。并传令全军,凡无骠骑大将军令擅动一队兵马者,以谋逆罪论处。

一直到不久前,一位工匠很偶然的解决了其中两个难题,这才让活字印刷大规模运用起来。于是,一本本印满了汉字,讲述汉文化的书运往西秦各学堂。

对于西秦新降的平民,学习文字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加上本民族也没有文字。看到一本本满是知识的书,不但小孩子们如饥如渴,大人也是拼命学。

在书里,满是刘镇宇要求的思想。当初编写课本时,刘镇宇集中了数百名学者,讲了自己的想法。他要求大家编个故事,说在西秦国的各族人与大唐人是同宗同源。

这个想法让学者们目瞪口呆,这不是在瞎编历史吗?

在不久后发生的文官大清洗,给这帮学习后感触颇多的武夫们上了生动一课。

强忍着屁股如火燎般的痛楚,刘镇宇按计划开始忙碌的工作。

首先,他接见了被贬过来的皇浦惟明和韦坚,皇浦惟明是老熟人了,在秦州就打过交道。那时他是一方节度使,封疆大吏,刘镇宇还是小小的秦州刺史。现在刘镇宇是一国之尊,自己却是带罪之身。这让皇浦惟明感慨万千。刘镇宇可没这闲功夫感叹,他看中皇浦惟明的军事才能,在陇右、河西这个大唐的贫瘠之地,把强敌吐蕃看得死死的,而且还是处于攻势,也算是一员大将之材了。

现在张国平正在平定业州,已经前进到了维斯瓦河流域了。由于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的臣服和屏蔽,洛州已经成了腹地了,不必担心了。而现在业州直接面对奥得河和易北河的萨克森人和不知多少的各色原始、半原始部落。

在维斯瓦河边已经筑城,名为建业,需要有大将镇守,看住半个波兰、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地区以及立陶宛地区组成的业州,这里没有多少旗民,却是数十万刚降的西海东岸种族。刘镇宇决定委派皇甫惟明为业州巡检总兵,先协助张国平镇守业州,待他熟悉西秦国的军制后再挑大梁。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