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首东顾 > 第84章

第84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唐皇终于在朝堂上露出笑容了,这也让被唐皇阴冷的脸折磨了数月的大臣们舒了一口气。所以唐皇发出一连串的封赏诏书时,众大臣都没有异议。

郭子仪、李光弼被加了尚书左仆射和右仆射,张巡被加兵部尚书,南霁云、雷万春也被加了宣威将军和明威将军。

而最大的功臣,兴王崛(毕竟他是最高指挥官)和刘镇宇两人分别只得到布帛三百匹,黄金五千两的奖赏。这让许多人揣测不已,议论纷纷。

由于运河和黄河的交通已经被打通,大批在江淮囤积的物资钱粮被北运,先运到汴梁,犒赏三军,尤其是西秦军将士,由于封又不好封(毕竟是属国的人马,人家要你的官职干啥?),所以还是钱财来的实在些,按照唐皇的命令,上百万布帛等财物被分给西秦骑兵和府兵,汴梁一片欢呼!

得了大头的西秦骑兵是高兴的不得了,万里转战求的是有战打,现在又有钱赚,岂不乐哉!一连几日,西秦骑兵的营地里,到处是篝火,到处是歌声。

还没等众叛将把新官职坐热,安庆绪、严庄弃洛阳,在阳武遭到全军覆灭的消息传来。接到战报,史思明气得大骂,“严庄酸儒!误国误军!”

的确,在史思明等经验老到的沙场老将看来,严庄弃洛阳而去,不走河阳,却要走汴梁,让大军长期暴露在官军之下,从而让官军从容布局,一举将其歼灭,实在是失策的很。虽然史思明等河北叛将看不起安庆绪、严庄等人,而且矛盾重重,但是大家同为范阳叛军,已经是一根线上的蚂蚱,虽然骂得的凶,但是初闻恶讯,还是免不了兔死狐悲。

围晋阳的叛军顿作鸟兽散,史思明率军回博陵,牛廷玠率军回范阳,一路上烧杀抢掠。而蔡希德的老巢在上党,这可让蔡希德为难了,那里离河南太近,在洛阳大胜的官军很有可能乘势把自己这支孤军吃掉。

在晋阳城等待数日,听说河南官军也是元气大伤,正在河南修生养息。蔡希德一咬牙,决定先回上党,把老婆孩子、坛坛罐罐什么的先收拾了,然后再经邺城去河间,与史思明首尾呼应,也好有个照应。

谁知蔡希德顾的了头,顾不了尾,他只顾看老巢有没有被端,却忘记了后面还有个危险的李光弼。由于蔡希德的犹豫,史思明、牛廷玠的叛军已经过了广阳,蔡希德才开始起拔南下。李光弼看准时机,率军出击,连夜血战,大破蔡希德四万大军,缴获大量军资器械,而蔡希德死于乱军之中。史思明、牛廷玠叛军已经是归心似箭,无心回头来援救,只好发了一声感叹,东撤的更快。接着李光弼就顺势收复上党等河东诸郡。

在长安东宫(历史上,唐明皇早已经开始把太子移居他处居住,不再居住东宫,在这里为了方便,也就让太子依然住在东宫了。),一间隐秘的房间里透出隐隐的光线,三个人在轻声商量什么。

“东都终于收复了,这天下快太平了。”正中的太子亨高兴的说道。“是啊,太子以后继承大统时,这天下就已经又是太平盛世了。”旁边妖媚的张良娣笑吟吟地扭动着身子,给太子亨敬上了一杯酒。两人立即笑到一堆去了。

在烛光的阴影里,一个瘦长的人在如隐如现。“殿下,你不担心吗?”那人从阴影中伸出头问道,他就是太子亨的心腹,宦官李辅国(现在的李辅国还叫李静忠,为了习惯,就提前叫他李辅国吧。

在大同,高秀岩知道阳武兵败,晋阳之围已解,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有援军的了。面对孤立的绝境,高秀岩请求投降。而郭子仪正郁闷的很,围困大同已经数月,现在河南的刘镇宇歼灭了十五万叛军,而李光弼不但守住了晋阳,还歼灭数万叛军,并且顺手把蔡希德给干掉了。可自己这,官军死伤数万,就是打不下大同,现在大同叛军士气全散,已是瓮中之鳖。高秀岩现在想投降,郭子仪说什么也不答应,而且还怕他是诈降,这个关键时刻,可不能阴沟里翻船。

天宝十六年(公元757年)正月初四日,高秀岩自杀,大同叛军出城投降。

一连的喜报传到长安,终于让沉闷已久的朝野迸发出一种喜悦。满朝文武已经从潼关失守,长安危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现在东都洛阳已经收复,安禄山已经被挫骨扬灰,新逆酋安庆绪和高尚等一干叛臣被活捉了,正在解往西京长安的路上,河南也已经看不到叛军了。在河北,叛军在太原城下大败,损失数万人,大同收复了,叛军现在就龟缩在博陵范阳等几个孤城。大唐中兴之日,指日可待了。

众臣的贺表如潮水般送上来,过几日,收到风声的关中等州的地方官员也纷纷上表庆贺。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