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首东顾 > 第96章

第96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反倒是一直负责军队训练和实际作战指挥的王忠嗣倒是有许多想法和事情汇报。

到西秦数年,王忠嗣发现西秦的军制完全与大唐不一样,首先就是西秦的马多的吓死人。王忠嗣知道,在大唐各节度镇里兵士和马匹配置是北庭二万比五千,河西为七万三千比一万九千四百,朔方是六万四千七百比一万四千三百,河东是五万五千比一万四千,陇右是七万比一万零九百,最高的是原平卢镇,是一万七千五百比五千五百。

可是在西秦,不是什么一比一,而是一比二(人和马的比率),这让王忠嗣大为感叹。更令他感叹的是,除了收降编制的原草原民族外,就是连以前的很多不会骑马的正六旗部众现在也是骑射精通,不输以前的胡人。现在的西秦只要刘镇宇一声令下,就会召集数十万精锐的骑兵,征战四处。

对于精壮里选精英的护旗军,王忠嗣感到万分的喜爱,认为他们才是自己心目中的军队,训练有素,军法森严,指挥便利,有如挥臂动指。

对于护旗军,王忠嗣认为他们的确把骑兵的机动性发挥到了极限。西秦军也依靠这一招打了不少胜仗。但是王忠嗣觉得还是美中不足。

这意味着全西秦国千余万人口全年所有的口粮只占了它的一半。

所以,西秦的粮食不但完全自给自足,还通过西秦庞大的商贸团,向拜占庭、安西、北安、南循等国出口,甚至出口到了罗马、意大利南部等国。而且通过粮食交易,把罗马尼亚、匈牙利、北宜、南循、萨里保加利亚等属国牢牢联系在了自己周围。

在工业方面,除了玻璃、造纸、羊毛呢绒等“传统”工业继续扩大生产,满足脚步越来越远的商团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外。至关重要的钢铁业也在迅猛发展,在利益的驱使和激励下,西秦国的工匠们基本上完全废弃了单一炒钢法,而是把灌钢法发挥地淋漓尽致。

在同时,西秦的工匠利用洛州优质的煤开始炼焦,并且发明了齿轮带动的带单向阀的水力或畜力鼓风机。利用德阳、安阳的优势锻造出来的钢铁,质量和产量现在已经是世界上其它国家想都不敢想。

在德阳的钢厂,还出现了一种新炼钢法,就是将炼铁炉里流出的铁水直接流入炒铁炉将生铁炒成熟铁,使得生产工艺的到持续,使得熟铁的产量大幅度提高。

王忠嗣觉得西秦军骑兵的冲击力必须得到加强。西秦军每次对敌人发起进攻不是把敌人调动地晕头转向就是偷袭。虽然每次都能收到奇效,但是王忠嗣认为这对指挥官的要求太高的。

虽然安固都、李嗣业、鲍广平等将领被刘镇宇选拔熏陶,都成了狡诈如狐,凶猛如虎,坚韧如狼的优秀将领。但是优秀将领毕竟太少了,如果老是把希望寄托在将领的斗智上,这对军队的要求也太苛刻了。

王忠嗣在大唐就有丰富的统兵经验,对骑兵指挥也是娴熟的很。加上在西秦国,接触到收集来的西方各国的行军布阵方法,大开眼界。于是就着手开始组建重骑兵部队。

随着钢铁业的发展,西秦的军工业可以说的上是目前世界上最庞大的军工武器制造集团。小到箭矢,大到抛石机,无不形成了规模化。西秦人可以自豪地说,就是全世界都在开扁,西秦人的军工场都能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武器。

现在的匈牙利、萨里、北宜、南循等属国,先向西秦国请求“无息贷款”,买得大批优良的武器,然后向日尔曼人、伦巴德人、大食人、天竺人请求“无偿援助”。抢掠一番后,他们发现这样的买居然获利不少,于是都开始热衷于这项买卖,从而又刺激了西秦的军工业发展。

望着司徒忌花白的头发,刘镇宇开始感叹时间真快,立国已经十年了,跟随自己来的这一批老人都已经显出老态了。不过在西秦的制度下,一批长在圣旗下,受到“新思想”教育的一代新人已经开始成长起来了,通过每年秋天七月举行的建昌、镇海、基辅、汉阳、汉城、建业、归义、北平、瑞海、东昌等高等学堂的联合录取考试,招收了一大批高等生(汗!),在经过四年分专业的学习,再经过一次被称为文官考试的录取考试,大部分高等生被录取为西秦国的文官,分到各地基层。现在西秦国的所有基层官员。以及一部分中层官员都是通过这个方法录取任命的。

接着是林大海来汇报军事情况。林大海在陇右秦州就跟随刘镇宇,别的本事没事,但是由于出身军旅,而且办事叫人及其放心,所以一直是高适的助手。后来高适跟随刘镇宇去了大唐勤王,这位枢密院大臣就只好顶上了。配合军务大臣王忠嗣(遥领)和副大臣张国平(后由浦伟明从镇山城换回建昌)一起整顿西秦军务。

林大海倒是没有什么好讲的,本来枢密院负责的就是正规军-护旗军和各地守备军的驻扎调动,军工业管理和军队后勤保障,武备学堂的管理和军队军官任命,对外军事情报的收集等事宜。这两年西秦国没有什么大的战事,所以枢密院也没什么大事汇报的,就是今年有多少参加护旗军,多少人参加守备军,又有多少退伍还乡;又有什么新式武器出产,每年又有多少武器出产,装备军队等等事情。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