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首东顾 > 第179章

第179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一件事是从大败大食后刮起一股风。一股劝进风。

现在全大秦掀起了一股上表请刘镇宇称帝的劝进风,开始是少数官员,后来从政府刮到了百姓们中,而且愈演愈烈。

大秦骄傲富足的国民这才发现自己的君王,统领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君王,竟然只是一个小小国王。大吃一惊的大秦国民们这才开始仔细数一下自己国王头上的帽子和王冠。

大秦国王,骠骑大将军,罗马尼亚国王,斯拉夫国王,保加尔国王(是何定东后来死皮赖脸进上的),头衔够多,可就是没一个够响亮的。

现在见多识广的大秦人明白,许多屁大点的国家的君王就敢自称皇帝,自称神的代言人。远的不说,刚被大秦打得像死狗一样的大食人,他们的哈里发就敢自称是“真主的代位者”(Kh-alifatAllāh)和“真主在地面上的影子”(ZillAl-lāhll‘alaal-ard)(这些称号都是赠送给穆台瓦基勒(847—861年在位)的,后来继续存在到奥斯曼哈里发帝国的末尾,剧情需要,就让它提前出现。)

第六部帝国骄雄第十六章大宪章和宗教委员会

(更新时间:2007-7-210:15:00本章字数:6831)

火枪部队的事情刘镇宇想了一阵也就丢下了。本来刘镇宇组建这支部队,只不过是看到火器的“远大”前景才抢先建立的,为的是让大秦在热兵器时代占据领先的位置,毕竟自己看到的冷兵器时代的东西都是历史,而热兵器时代是活生生的看在眼里。

在刘镇宇看来,热武器和人民民主一样,都是是历史的大势所趋。而这两样东西必须在经历了数百年的漫长坎坷才发展完善的,大秦要想领先世界,就必须抢先发展这些东西。

刘镇宇为大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科学氛围,首先是教育,几乎是全民教育,而且将科学融入教育之中,不再是淫技奇器,而是可以富民强国的最重要基础。

可是自家的君王却还是国王的称号,虽然够多,但是却没有一个够分量的。大秦人这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觉得这让他们很没面子,走出去都不好意思给别人打招呼。

于是,群情激动的大秦官员和百姓纷纷上表劝进,虽然不敢上什么尊号,但是皇帝这个称号,刘镇宇是非要接受不可的。

事情闹到十月节日月,反而越来越热闹了,而且来参加建昌运动会的各属国国王、大公和贵族们也知道了这件事。他们的心思一下子都活络开了,要是刘镇宇做了皇帝,那么那些个国王称号不是要落到他们头上了,就是没份的人,也都会普升一级。这么好的事谁不干呀,于是乎,个个踊跃地投入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劝进运动中去了。

刘镇宇不为所动,坚决抵制这股“歪风邪气”。但是大家把刘镇宇的拒绝看成了自谦。中国历史上那个皇帝在这种事面前不是假惺惺地再三推辞。虽然不敢说刘镇宇是假惺惺,但是这点“礼节”和规矩还是有的吧。

于是,刘镇宇的拒绝没有让大秦官员和百姓们吓倒,反而激起了他们不屈不饶的“斗志”,他们继续把劝进表如潮涌般送到内阁,差点让内阁整个被淹没。

但是目前的大秦科学只是在缓慢地发展,短时间是没有办法突飞猛进的,至少什么蒸气机、牛顿定律是看不到的。

受现实的生产条件限制,火枪和火炮的生产成本昂贵而效率又太低了,无法满足大规模的应用,至少在近十年是无法大规模装备的。而刘镇宇还打着如何把大秦军冷兵器优势用到极至的算盘。所以这些火器兵种只是试验性的部队,投入战场去也只是做为一种辅助和试验功能。

刘镇宇把亲卫部队改为近卫部队,特种师也得到了近卫第二十到第二十三师的番号,下面依然是二个火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而火枪步兵团改为三个火枪步兵营和一个火炮营,以及一个辅助营,这样全团只有大约四千人左右了,而火枪步兵只有三千余人。

这样算下来,四个师的火枪步兵不过二万四千人,火炮不过二百门野战火炮,比原来没有增加多少,总算没有让现在已经快要发疯的枪炮工厂负责人去跳河。毕竟一支枪需要三百个熟练工时,一门火炮需要不可思议的四千个熟练工时(胡乱估算的),不算昂贵的成本,光是这些人工就几乎要只有数千熟练工人的枪炮工场负责人跟天天催装备的陆军部的人拼命了。

刘镇宇丢下火枪部队的事情,主要是出现了两个大事,迅速吸引走了刘镇宇的目光。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